“五个着力”促进文明之花常开
——贵州黔南州纵深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
◎ 吴功登 江声荣

 

    2023年以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中,坚持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以“五个着力”为抓手,不断健全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发动全民参与,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着力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黔南州委高度重视,明确将“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并加强示范抓推动落实,年内5次通过州委常委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主动扛起创建工作政治责任,推动该项工作高位推进。12个县(市)均落实了每季度党委常委会至少研究一次“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的要求,州直有关责任部门“一把手”研究谋划、一线督战。积极发挥州文明委和州文明办“统”和“联”的作用,州委分管领导、州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先后组织召开6次全州现场观摩推进会,针对专项行动、测评指标等召开专题会、调度会,常态化带队到矛盾多、难点多、问题集中的县(市)开展专门的实地调研督导,协调解决难题。州委宣传部部务会8次听取工作情况报告。通过压实“一把手”责任,推动各级各有关责任主体主动担当、履职尽责,有力确保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

    着力完善机制,激发创建合力。健全完善机制,明晰责任、明确打法,倒逼落实,形成合力。制定“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黔南”活动“七个一”工作机制,涉及复盘总结、专项整治、专班队伍、工作措施、追踪整改、考核问效、氛围营造七大方面,健全完善抓落实的具体措施,优化统一州县两级工作打法。制定《履职清单》《重点任务交办清单》,明确州、县两级各工作主体的具体职责和任务要求,并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和高质量考核内容。州文明办按照“两个清单”要求,多形式对各责任主体进行常态化督导,督导结果抄报纪委和组织部门,倒逼工作责任落实。对在工作中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情形,采取约谈、组织调整等方式严肃追责问责。

    着力为民服务,补齐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对准群众所需所盼,以钉钉子精神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盯死看牢,精准解决。组织州县两级对省级考核办法和指标要求进行“穿透式”分析,逐项分析全州和各县(市)工作短板弱项及风险隐患,分别建立即时整改、限时整改、重点整改三本问题台账。针对“老大难”问题,除列入十大专项行动外,将14个具体事项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州级层面清单,由州四家班子分管领导领办,县级层面参照州级做法同步推进,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2023年全州共提质改造农贸市场73个,城市交叉路口治理47处,新增停车位8.95万个、公共厕所77座,完成整治老旧小区58个、背街小巷106条,“多彩贵州·最美高速”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车乱停、摊乱摆、线乱拉、道乱占等一批顽瘴痼疾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在年度实地测评中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着力督促指导,形成常态长效。坚持把常态长效作为基本要求,坚决杜绝“雨过地皮湿”的一阵风问题。严格实行“日抽查、周调度、月推进、季考评、半年小结、年终考核”的调度机制,州级组建两个实地暗访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形式,常态化到一线督导,每天通过“天网工程”开展网上视频巡查,发现问题均以“整改通知书”形式督促涉及县(市)和部门整改,并全过程督促问题整改销号。每周一通过视频会议定期调度工作,每月在工作成效差的县(市)召开现场推进会,州委宣传部部务会不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汇报,调度和推进阶段性工作,有力确保督导工作动真碰硬、较真来实。

    着力大抓基层,发动群众参与。切实将群众作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多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中来。2023年,各县(市)开展环境整治大观摩、大比武活动200余场次,通过镇与镇比、村与村比、寨与寨比的方式,有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有针对性地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创建主题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场次,将“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融入社会生活,形成文明习惯;通过在各级新闻媒体开设专刊、专栏、专题,开展黔南州精神文明新闻大展播活动,并运用社会宣传阵地,立体式多维度开展主题宣传,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当前:B1版(2024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