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春节返程后备箱 满满当当都是爱

 

    在四川省中江县永安镇永安村,詹玉发、唐芳两家人结伴而行,准备自驾返回上海,后备箱里塞满了中江挂面、中江柚子、八宝油糕、香肠腊肉……在上海一家机械厂务工的詹玉发说,千般不舍,万般牵挂,全浓缩在土特产里。詹玉发手里还捏着一包小小的食物,散发着油炸的酥香,她说,这是父亲今天一大早起床炸的“馓子”,“什么都没这个香!”

    浙江李先生的后备箱,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土特产市场,从金华带回的土烧高粱酒,那是家乡的味道,是母亲亲手酿制的,而那些腊肠、馄饨、粽子、糯米藕、芝麻糖,更是母亲的心意。还有那十多斤手炒的瓜子,每一颗都是父亲坐在火炉旁,一边烤火一边炒制的。现摘的草莓和萝卜,更是新鲜的家乡味道。

    辽宁小曾的后备箱则是一个丰收的粮仓,几大袋东北大米和面粉,看似普通,却饱含父母深深的祝福和期望,他觉得足够三口人吃一整年。父母将这些精心收获的粮食塞满了后备箱,希望孩子在外面能够好好生活,不要忘了家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河北承德,在云南生活已经20多年了。”今年春节,在云南大理经营着一家客栈的范先生开车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承德老家过年。返程时,范先生不仅带上了父母,车里还塞满了家乡美食。“肘子肉、冻豆腐……车里被塞得满满当当。”范先生说,云南是他的第二故乡,但家乡承德的美食永远难以忘记。

    一位重庆网友晒出的后备箱,则是一个生动的菜园子。新鲜的白菜、莴苣、儿菜,还有萝卜、折耳根等,都是母亲一大早起床,在地里忙活了大半天采摘回来的。这些蔬菜虽然不值多少钱,却凝聚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母亲对子女无尽的关爱和牵挂。

    一位北京网友晒出的返程后备箱让人特别震惊。这名网友的老家是内蒙古的,后备箱里最引人注意的是新鲜的羊肉,用保鲜膜包裹着,有两整只。父母想着他们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就杀了两只羊,让他们全都带走,足足近300斤,准备的当地其他特产也有不少,恨不得把整个家都让搬走。该网友很犯愁,不知道两只羊拿回去,该怎样分割。

    从大年初三开始,在老家陕西汉中留坝县过年的张先生,每天总会看到父亲会准时出门,不大一会儿就提着或背着一袋袋东西回来。直到大年初七返回西安时,张先生才发现,原来爸爸“蚂蚁搬家”似的,已经把他的后备箱装满了。

    “想起当年我的第一个返程‘后备箱’。”张先生说,“那是2001年,我工作第一年过年回家,父母为我准备了一堆行李。”从留坝县到西安,张先生一路转乘了四五次公共汽车。到达住处后,虽然肩头都压红了,但心里暖暖的。

    说起历年返程后备箱的物品,张先生认为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见证。“刚开始那几年,物质不丰富,妈妈准备一些山货、挂面等。”后来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张先生的后备箱慢慢地多了腊肉、鸡鸭鱼羊肉等,后来又多了一些经过加工的山珍。而他也从乘公交车时的肩扛手提,到买了一辆不到10万的二手车,再到现在开着价值30多万的新能源车,生活水平确实是不断提高了。张先生坦言,无论返程交通方式如何变化,无论后备箱里的物品如何变化,都承载和传递着父母子女间永恒不变的爱的故事。(综合新华社、《华商报》《大公报》《兰江导报》等)

 

    装进箱的是亲情,也是提醒

    ◎ 付彪

    每年春节返程之时,“后备箱大赛”为何总是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原因就在于,它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爱的后备箱”多以农产品和土特产为主,这些东西虽不一定值钱,却一定装满了父母对子女无尽的关爱与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就真挚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牵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有网友泪眼婆娑地说:“这世间,有种爱叫‘妈妈觉得我在外面永远吃不饱’,有种爱叫‘恨不得把全世界塞进你的后备箱’。”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们素有“乡愁”的说法,“爱的后备箱”承载的就是一抹乡愁。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是无数父母的心愿;游子返程,家乡的土特产如一壶浓烈的老酒,越陈越烈,让乡愁历久弥醇。因为在我们每个人心头,永远都难以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那些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乡愁。

    对于父母,相信每个人都有感恩之心,但相比之下,我们给予的回报却可能微乎其微。父母给我们装进后备箱的是亲情与乡愁,更是对子女的提醒。因为其中氤氲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情感,激荡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怀。虽然现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难处,或因学业紧张,或因工作繁忙,但我们不能忘了“常回家看看”,毕竟生命经不起太长等待,孝心经不起太久徘徊。只有懂得感恩回报,才能收获不断前行的力量。

 

当前:A4版(2024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