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潘存栋)为了治理和破除陈规陋习,近年来,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推选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在村里有影响力并热心此项工作的寨老、群众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明确成员的职责任务、服务项目、纪律要求以及红白事操办规模、宴席标准、设宴桌数等,探索移风易俗路径和做法,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
“我们规定了红白喜事用餐标准,每桌菜钱不超过200元。”三门塘村寨老、红白理事会成员王扬铎介绍,明确喜事不超过1天,白事不超过3天,桌数一般不超过20桌,每桌菜品不超过10个,礼金控制在200元以内。
红白理事会成立后,村里哪家有喜事或丧事要办,理事会成员都要上门宣传办事从简。红白理事会在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前红白喜事办酒席,赶上办事多的时候,有些人家一年光送礼,就能送出去上万元,负担十分沉重。”王扬铎坦言,有了红白理事会的服务和村规民约的约束,结婚彩礼、婚丧费用等明显下降,村风民风得到改善,村民人情压力也大大减轻,邻里关系更和睦了。
刹住“人情风”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广大村民的心声。“这几年,村里的红白喜事基本都交给红白理事会打理,酒席该吃啥菜、用啥烟酒、几天办完,都按照村里办理流程走,省钱又省心。”该村村民说起红白理事会,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