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的部署,构建服务网络、实施精准帮扶、凝聚关爱合力,形成了具有南充特色的未成年人关爱预警服务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加强阵地建设,构建服务网络
全市未保机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网络。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市县两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强化服务阵地建设。优化布局“一机构、一站、一家、一点”市县乡村四级关爱保护网络,市县两级未保机构覆盖率达100%,乡镇(街道)未保站覆盖率达95%、村(社区)未保点覆盖率达93%,建立村级“儿童之家”示范点189个、“童伴之家”481个、“儿童之家”服务点2830个。
配强基层工作力量。全覆盖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242名,村(社区)儿童主任3004名,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运行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实施精准帮扶
全市未保机构坚持精准施策和分类帮扶,及时满足困境儿童需求。
建立精准动态台账。各地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模式,全面排查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建立完备的数据信息库,实现“一人一台账”动态管理。
完善风险等级制度。对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分类管理,结合其家庭经济条件、亲人状况、心理健康程度等情况设立不同的关爱等级。与学校、妇联、公安机关等部门交流实时信息,发现有父母离异或死亡、家暴、校园霸凌等情况发生,立即进入预警状态,派专人定期巡防,直到儿童生活学习状态趋于稳定。
开展分类结对帮扶。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救助、开展心理团辅、开办夏令营等多种方式对不同情况的困境儿童进行分类帮扶。动员全市干部职工、爱心志愿者与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强化多方联动,凝聚关爱合力
“房间变漂亮了,我太喜欢了,我一定不辜负叔叔阿姨们的期望,好好读书,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刚刚改造的“未保筑梦小屋”项目现场,嘉陵区困境儿童小凡乐得在屋里又蹦又跳。去年以来,南充“未保筑梦小屋”项目链接了社会慈善基金、社工机构、志愿者等力量,对12户困境儿童的居室进行个性化改造,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全市未保机构积极作为,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开展专项行动。加强与教育、公安、妇联、残联等单位(部门)的密切配合,结合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联合开展关爱服务专项行动,实现了资金资源统筹使用。实施关爱项目。全市未保机构以项目为抓手,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实施“未爱添翼”困境残疾儿童援助试点项目、“未你而来 护苗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等项目,实现了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水平专业化。打造服务品牌。创新“1个站点+1项工作特色+N种服务功能和1个社工总站+1支社工服务队伍+N种资源链接双服务”等关爱服务模式,以“正心”健康工程三年行动为契机,着力构建“机构+学校+家庭+慈善力量”四方联动服务模式,倾力打造“果橙微爱·童享未来”南充未保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