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持续提质增效——
“公益电影+”激活乡村文化“一池春水”
◎ 本报记者 周洁

 

    一台放映机、一块幕布、数十张座椅,光影流转映照在村民的脸上,勾勒出一幅热闹的场景,点亮了乡村文化生活。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暖心惠民工程。当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情况如何?面临哪些实际困难?“十四五”以来,各地又是如何持续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质增效?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惠民

    为农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春节期间,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联合宜宾映三江农村电影院线,结合2024宜宾首届和美乡村文化节活动,在当地村社开展了“新春走基层 电影暖民心”主题展映活动,《万里归途》《满江红》《流浪地球》等多部影片展映,为当地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走,一起去看电影。听说今天放的是《万里归途》。”2月6日,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沙坪街道火花社区村民涂永鑫吃过午饭,便叫上三五好友,兴高采烈地前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观影。跌宕起伏的剧情故事,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让在场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观影结束,涂永鑫竖起大拇指,一连说了三个“好看”。“既感动于外交英雄的勇敢与热血,又感触于伟大祖国的强大力量,更有生逢和平盛世作为中国人的幸运与自豪。”他说,“大家坐在一起,在家门口就能看免费电影,热闹、安逸!”

    “社区每个月都会组织至少一次公益电影放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火花社区党支部书记罗会峰说,公益电影放映为农村群众送来了“精神食粮”。

    这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生动案例。

    电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把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电影送到群众身边。这些影片不仅让农村群众了解国家大事、拓宽了视野,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滋养了心灵,提升了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让群众在观影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仅今年春节期间,四川省就在全省10%的广场社区、100个中心镇、1000个行政村,放映超万场优质公益影片,把电影送到城乡老百姓“家门口”。福建省举办了“2024年福建省迎新春电影惠民公益放映活动”,采用流动放映和影院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在全省范围内推出近3000场公益放映场次。山东省持续开展2024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新春走基层·电影送温暖”公益电影展映系列活动,通过公益电影放映汇聚人气,营造出“回村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丰富了人们新春佳节的精神文化生活。

    困境

    多种原因造成观影尴尬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它是激活乡村文化的一把钥匙,更是点亮农村群众心灵之光的重要力量。

    随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持续开展,电影这个曾经在乡村中显得遥不可及的艺术形式,如今成为了农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一个放映点,村民们或带着孩子,或与亲朋好友相约,聚集在银幕下,一同沉浸于电影的世界中。不论是英勇传奇的故事、感人的励志影片,还是科普教育片,每一部作品都为乡村带来了知识与情感的滋养,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然而,为广大农村群众送去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个别地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出现了观影群众不多,甚至无人观影的尴尬情况,未能有效发挥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文化惠民、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

    “村里经常都在组织放电影。在家门口看免费电影是安逸,但有时候电影剧情不好看,引不起大家的观影兴趣。”年近70岁的村民周大爷是一名电影发烧友,每次村里放映公益电影,他都会带上家里6岁的小孙子一起去看电影。周大爷坦言,不是每次电影放映都“满座”,“有时候看到一半,现场就只剩几个人了。有时候遇到特别不好看的片子,看不到半小时,人都走完了。”

    “村里放电影,我去看过两三次,感觉放的电影都比较陈旧,后来就没看过了。”23岁的农村小伙刘驰说,“村里的公益电影大多放的还是一两年前,甚至三四年前的影片,都是大家看过的,或者是过时的,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

    “感觉电影放映的时间不太合适。好多时候都是晚上放映。但家里有小孩要上学需要早睡,大人要带娃,想看都看不成!”村民李桂芬说,“尤其到了冬天,晚上放电影,看不了一会儿就觉得冷得很,还不如早点回家看看电视舒服。”

    …………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片源陈旧、影片质量不高、放映时段不适合、放映设施设备老旧等,是个别地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无法满足农村群众多元化观影需求,出现尴尬情况的主要原因。

   探索

    “公益电影+”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怎样才能破解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中观影群众不多,或者无人观看的尴尬局面呢?

    在四川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每隔几天就会推出一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每次都能吸引不少群众观影。人多的时候能达到上百人,人少的时候也有四五十人。“我们主要通过推行‘公益电影+文旅产业’,将放映地点设置在乡村旅游的核心区,让公益电影放映在为本地群众送上精神食粮的同时,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功能配套,增添了一份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四川省人大代表、为干屏村党总支书记郭琦向记者介绍当地的经验做法。

    她认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可以在送上电影文化大餐的同时,以电影为载体,融合其他文化服务功能,推进“公益电影+”,进一步有效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不只为干屏村,全国多地也在探索“公益电影+”模式,不断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持续提质增效。

    四川成都市推出了“公益电影+”惠民放映品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拓展“+文明创建”“+宣讲”“+思政”“+书屋”等文化服务模式,以亲子专场、影迷专场、六一儿童专场、文化服务等多元化观影活动拓展市民社交活动空间,不断增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对群众的吸引力。陕西省延安市借助“公益放映+支农惠农”的活动,以优秀影片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不断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增容赋能,积极探索农村公益电影延伸服务,筑牢乡村主旋律的宣传阵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江苏“公益电影+”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加快推进农村室内固定点建设,实现基层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加大优质影片供给,推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优化升级,到2025年,全省农村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点占比力争达到60%,提高大片新片供给能力。

    在各地的不断探索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通过“公益电影+”的方式,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服务农民、服务基层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农村公益电影从“看得到”向“看得好”的升级。

    “公益电影+”的探索还在不断深化,对于今后该如何做,不断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教授席妍建议,“公益电影+”还应当充分调研当地群众的观影需求,持续推进公益电影节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采购影片,将影片选择权真正交给群众。公益电影放映机构也应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健全数据驱动的运营服务体系,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供新动能。

 

当前:1版(2024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