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安家
◎ 冯俊龙

 

    春节回老家,我在翻盖一新的老屋里,把摞在墙角的塑料包装箱重新拼装起来,看着斑驳中显现出白色痕迹,还有陈旧凿洞的包装箱,不由得感慨万千,它们再一次履行起“书柜”的职责。

    20世纪80年代,我们家兄弟几个都上学了,学校发的课本、陆续购买的课外读物逐渐增多,然而家里却没有书柜。有一天,父亲用背篼背回来一大堆白色塑料包装箱,让我们擦干净,用来装书。看见上面赫然印着的骷髅图案,嗅着有些难闻的气味,认得字的我们有些惊讶:“这是装农药的包装箱,用来装书?”

    “多擦几遍不就干净了?再说上面也没有洒农药。”满脸沧桑的父亲,一脸平静。也是,父亲干了一辈子农活,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啥样的农药没摸过没碰过?再说这包装箱是注塑成型,不浸水还挺硬,用来装书,差不多可以抵得上木板箱子。

    我们兄弟几个把塑料箱子擦了一遍又一遍,再在太阳下暴晒了好几天,仔细拼装好,把我们暂时不看的书一本一本装进去。也许是时间久了,也许是书香的缘故,塑料包装箱再没有了当初的味道。不过,顺墙堆积起来的箱子上那难看的骷髅图案,到底令人不爽,我和四弟便将它们一个个用刀子凿掉。幸好装的是书,凿洞被遮挡,箱子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

    没有了异味,也没有了骷髅图案,装得满满当当的塑料箱子,先后被我们堆在墙角、拼成“书桌”,陪伴我们走完整个学生时代。后来,我们兄弟几个走出山村,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带走了一部分喜欢的书籍。临行前,我们对这些“书柜”恋恋不舍,千叮咛万嘱咐,要父母一定要保存好这些铭刻了我们难忘记忆的“书柜”。而这些“书柜”,一直静静地守候在老屋里。

    我们兄弟几个在不同的城市安身立命,共同的爱好都是喜欢买书、读书。书买得多了,自然就要配置书柜。在我们各自的家里,书柜都是最重要的家具。我们竭尽所能给书安“家”,书无声无息地让我们生活越过越好。

    去年,我家老五要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他实在不能全部带走偌大书柜里的藏书,最后决定让与他离得最近的我去把余下的书搬回来。我叫了一个搬家公司,几个壮汉和我们一起,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书分装好,一部分托运至老五搬去的城市,一部分运到我家。

    我家里的书柜已经挤满,老五的书装了十多个编织袋,一袋要两个壮汉才勉强抬得动,只能堆在餐厅里。妻子看书房、客厅、卧室、阳台到处都摆满了书,早就有心重新作个规划,好好给书们安个家。

    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平时只有我和妻子两人住,但一间卧室早就改成了书房,客厅阳台已做成了书柜,另外一间卧室要留给偶尔回家的孩子住,主卧我们夫妻俩住,100多平方米的家还是不好找出再做书柜的地方。

    “要不,只保留一个卫生间,在另外一个卫生间做书架?”我和妻子商量。

    “卫生间也只有几平方米,能摆多少书架?”妻子否定了我的意见。

    随后,我们想过在餐厅做书柜,也打算把预留给孩子住的房间拆掉,但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大合适。踌躇了好几天,妻子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我们住的主卧,除了一面墙是衣柜,一面墙是床头,还有一面墙是窗户,剩下的一面墙有七八米长,在这面墙上,完全可以做出十多平方米的大书柜!”

    说干就干,给熟悉的家具定做商打了电话,他们很快派来设计师。量尺寸、设计、制作、安装,期待了整整两个月,让人兴奋的书柜终于“顶天立地”矗立在我们的卧室里。

    过春节前,我和妻子把堆在餐厅编织袋里的书,一摞摞往新做的书柜里搬。原以为可以把书全部装进书柜,哪知又剩下不少!

    我只好懊丧地选了又选,把一部分书重新装进编织袋,趁春节回老家,把它们运回去。

    川北老家的几间老屋,我们兄弟几个已经齐心协力翻盖一新,早就做了几个大大的书架,应该放得下这些我们视若珍宝的精神食粮。

    大年初一,车抵老家。我兴致高涨,招呼在家的兄弟们来搬书。老四欣喜不已,二哥却有些愁眉苦脸:“你这些书放哪里?”

    “家里的书架啊。”我有些不解。

    二哥也不说话,让我进屋去看。

    我抱了一摞书,进老四先前给我描述的书房一看,顿时傻眼了:书架上已经堆满了书。

    “这些书是我拉回来的,二哥、大哥也送回来不少。”老四跟在我后面说。

    “那……那,我拉回来的书放哪里?”我知道兄弟们都爱读书,也爱买书,这些年在外面的收入,有很大部分都耗在书上了。我们有一个梦想,要把我们阅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阅读。书籍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这些书,也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翻新老屋,存储我们读过的书,是我们这些年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老四接过我手中的书,努着嘴对墙角一笑:“那里,让它们暂时再效力一回,年过完了,我再找人来做书架。”

    我深情地抚摸着这些曾经的“书柜”,想起我们儿时的困窘艰难,想起我们在不同地方给书安家,像看到一个个梦变成了现实。这些曾经装满我们儿时梦想的“家”,会一直保留下去。即使它们有一天消失,也会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当前:3版(2024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