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
“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已经悄然而至。”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席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应当乘着这‘东风’,创作更多的具有时代思想的精品力作,积极弘扬、传承、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飞传统文化发展的‘纸鸢’。”
忙与累的背后
是文化人的自豪与满足
陈智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在《巴山秀才》《易胆大》《尘埃落定》《夕照祁山》《卧虎令》《草民宋世杰》《草鞋县令》等上百出剧目中担纲主演,成功塑造了秀才孟登科、名优易胆大、越王勾践、麦其土司、魏延、董宣、宋世杰、纪大奎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
在赴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前一天,陈智林仍和同事们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大型川剧《梦回东坡》。他在剧中扮演苏东坡。
忙碌,是近段时间陈智林最直观的感受。“仅仅是春节期间,我们排演的《芙蓉国粹》就演了近50场,《定风波》也在央视戏剧春晚亮相;我们还完成了进军营、下基层的新春拥军、惠民演出,赴海外进行了对外交流展演……”他说,“虽然很忙、很累,但这背后是一种痛快和作为文化人的自豪与满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的每场演出,观众几乎都爆满。观众的掌声、喝彩声不断,让我们每个演员都感到振奋。有一种辛勤耕耘丰收后的喜悦。”陈智林感叹道,“文脉连着国脉。因为国家近年把文化提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灵魂的高度来重视和推动,国人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背景下渐渐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反过来为人们提供了丰厚滋养。当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建立认同,找到文化自信之时,中华文化就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用川剧讲好中国故事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给全世界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其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从艺45年来,陈智林一直致力于通过川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由陈智林参与创排演出的大型川剧《梦回东坡》将于3月9日从北京开始,启动19场全国巡演。该剧讲述了年老迟暮的苏东坡在常州的一个风雨之夜,在梦中追溯过往一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乐观、豁达、幽默的鲜活苏东坡形象,表达了一种积极面对挫折、痛苦的生命哲学和人生态度。
在陈智林看来,川剧《梦回东坡》不仅是对苏东坡这位文化巨人的致敬,更是对川剧这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艺术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沉浸在川腔蜀韵中,观众仿佛能够穿越千年的时空,与苏东坡对话,感受到他的那份坚韧与旷达,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规划。
“巡演首场安排在全国两会期间,也是希望能让两会代表委员近距离观看川剧,通过川剧感受四川文化。也希望通过巡演,广泛传播东坡文化,同时让更多观众了解川剧、爱上川剧。”陈智林表示,“相信通过我们文化人的努力,会传递好中国最好的声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中国最好的故事展现给全世界!”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陈智林将携川剧《梦回东坡》在上海、徐州、杭州、嘉兴、黄冈、苏州、常州等地巡演,让更多人领略川剧的魅力,共同见证川剧在新时代的焕新与活力。
融合发展赓续历史文脉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时代光彩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精气神’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底气。”在采访中,陈智林不断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传递时代价值方面的重要性。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陈智林长期关注的重点。
去年全国两会,陈智林围绕川剧传承与发展,带去了“重视艺术职业教育”的提案,并且身体力行推动成渝地区川剧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巴中、达州等地设立“陈智林大师工作室”,开展川剧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等。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全国两会,陈智林依旧关注传统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建议加强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传统文化在公众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做强文化产业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通过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大力培养优秀中青年演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将文化惠民演出由基层群众向各机关单位、各行业系统延伸,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的良好局面和社会氛围等。
“传统戏曲不缺乏观众,关键是创作出让观众接纳、喜爱的佳作。”针对川剧的传承与发展,陈智林表示,“川剧想要行稳致远,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为民所想、为民所思,需要真真切切地创作出国家需要的、民众需求的、具有时代思想内核的优秀作品,用灵感、灵性、灵魂说话。”陈智林还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投身川剧、坚守川剧,一起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