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巾帼 绽放“她”力量

 

    编者按

    春暖3月,芳华绽放。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季节,我们迎来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让我们向各界妇女姐妹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又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角色,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取得突出成就、展现巾帼风采的“她”力量。本期聚焦4位在各自岗位上绽放独特魅力的女性,彰显巾帼之美,致敬“她”力量。

   廖茂蓉:

    铿锵玫瑰展巾帼风采

    ◎ 何林均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就得多学习、勤思考,创新方法,扎实工作。”这是四川省阆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廖茂蓉常说的一句话。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在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宣传、乡村振兴等重大工作中心有大我、敢于担当、严谨务实,表现出超强的责任心、战斗力和执行力。通过努力,先后荣获南充市优秀共产党员、南充市宣传系统先进个人、“感动南充”2020十大新闻人物、阆中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阆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综合协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面对基础薄弱的创建现实和全国251个城市的激烈竞争,廖茂蓉作为文明办负责人,是创建参与牵头人,始终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攻坚克难,统筹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为解决制度机制问题,深入实地查找创建短板和硬伤,牵头整合制订12个操作文件,创新建立“领导示范+联合包片”责任压实机制、“表扬激励+广泛动员”宣传引导机制等“五个+”工作机制,让创建工作纲举目张、化繁为简。

    为解决停车乱象问题,她统筹协调综合执法、交警、住建等部门,对城市道路进行全面摸排,点面结合专题研究,新增城市路面机动车停车位1.2万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0万余个。

    为解决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她统筹协调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和街道,广泛征求市场业主、摊位经营者、消费者的意见建议后,借用外地“硬隔离”“红黑榜”等经验做法,仅用两个月时间,集中整治城区农贸市场13个,实现市场摊位整齐划一、商品明码标价、经营者文明有礼。

    创建期间,她不是奔走在检查督导的路上,就是在埋头整理各种资料,熬夜加班是常态,错过饭点是常事,睡办公室是常事。哪怕是从创建网络直播现场赶往办公室途中发生车祸导致骨折,她都没有休息一天,而是打着绷带继续工作。

    2020年11月,阆中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四大古城”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全省县级城市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廖茂蓉为此由衷高兴、无比自豪。此后,她着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长效化管理”转变,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廖茂蓉始终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她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组织开展“一学一讲一阐释”“一看一唱一联颂”“一谈一悟一奋进”等主题活动,“阆中讲堂”作为南充市理论宣讲特色品牌,成功纳入四川省第二批基层理论宣讲“一地一品”示范项目。

    廖茂蓉作为阆中市政协特邀界别召集人,坚持把“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界别所长”作为主攻方向,将界别履职活动与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精心选择活动主题和协商议题开展好界别活动。

    她围绕“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古城保护与利用”“关注森林湿地”等议题,深入推进“同心共建现代化阆中”活动。主动参与工业、文旅、城建、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督查,“做大做强千佛竹根姜特色产业”“紧盯问题短板抓细抓实耕地保护”“开展塘库堰维修蓄足水源保粮食安全”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复。

    同时,她围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群众身边的6件“关键小事”,充分发挥乡镇政协联络组职能和乡贤人士的资源优势,开展调研,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活动,助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曹冬梅:

    冬梅如春朵朵开
    ◎ 尹丽丽

    “曹阿姨,您来了!”“闺女,你来了!”……在“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2024新春走访慰问活动中,不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退役军人见到一位身穿红马甲的中年女子,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拉着手说个不停。她就是山东省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党委书记、潍坊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曹冬梅。她在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演绎着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一抹“志愿红”温暖一座城的潍坊故事,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百名社工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2年农历小年,曹冬梅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随鸢都义工的十几名志愿者一起去鹤祥养老院给老人包水饺。“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帮助,养老院的老人们在小年终于可以吃上刚包的饺子。”养老院院长这句话很简单,却让曹冬梅心里掀起波澜,萌生了成立志愿服务队的愿望。

    2019年,潍坊市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曹冬梅任秘书长,实现各个志愿服务队伍从松散到凝聚的转变。联合会还开展了志愿服务队伍赋能系列行动,让志愿服务不再是简单的送油送米、洗脚理发等,让多数志愿服务组织都明确了专业志愿服务内容。曹冬梅及其团队先后带领联合会191家会员单位,在灾后救援、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彰显着志愿服务的力量。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第一时间,曹冬梅带领潍坊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发出倡议,号召30余家爱心企业、入驻社会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救灾队伍,募集到价值35万余元物资。

    作为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负责人,曹冬梅创新增能培训、实务督导等措施,提升入驻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入驻社会组织全部列入政府购买服务资格目录。建立完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积极打造“社工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双站合一的服务阵地,构建起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互助基金为要素的“五社联动”体系,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基层、社区下沉。

    曹冬梅及其团队依托阵地拓展打造“一碗馄饨做公益”“鲸鱼妈妈”以及“青禾”计划、“融治”未成年人保护平台、小白杨成长系列儿童关爱等5个品牌,链接引入壹基金“温暖包”项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女童保护”项目、壹基金“平安家园”项目等7个项目,推动社会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效率、质量,擦亮为民志愿服务品牌。

    她带领社会组织围绕关爱“一老一小”、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发展爱心义工护佑成长、“红忆坊城”历史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为”志愿服务等40余个服务品牌,累计开展公益服务3000余场。其中“高山爱心诊所”被评为“四个100”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一路走来,曹冬梅还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党员力量,通过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传递党的政策、声音和温暖。除了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百名社工人物、齐鲁和谐使者等荣誉称号,她还当选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山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潍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等。

    曹冬梅党代表工作室围绕建强党代表、社会工作者、联络员、志愿者四支队伍,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四大领域,推动代表履职和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制度化,拓宽了党代表服务群众的“民意通道”,充分发挥了党代表的“连心桥”作用,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已先后走访困难群体300余户,建立一人一档,累计收集需求28条,解决群众困难17件。

    作为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党委书记,曹冬梅坚持组织党员结合日常工作,每月至少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和社情民意大走访,每月扎实为群众办好1件实事好事,真正把主题教育落脚到“重实践、建新功”。

    曹冬梅将为民服务大情怀,深深烙在潍坊这片大地上,高高地擎起了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的志愿服务大旗。

    梁智昊:

    为未来之城打造数字基座

    ◎ 孙淑月 张贵花

    智慧灯杆、无人驾驶车辆、智能化综合管廊、无人零售车……这些科技感十足的“数字雄安”建设成果,与一位“巾帼女将”密不可分。她就是河北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一级业务主办、信息组组长梁智昊。六年多来,梁智昊深度参与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助力雄安新区成功获批区块链国家综合试点城市,不断为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添砖、为建设全球数字城市新标杆加瓦,2023年获评“中国好人”。

    “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要坚持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但将一张完全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规则可依循的‘白纸’,描画为可实现的蓝图,是我们当初面临的最头疼、最棘手的问题。”梁智昊说。

    2017年9月,梁智昊受单位委派,开启了建设雄安的逐梦之路。在深度参与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那一年半时间里,她几乎“长”在工作的宾馆里。白天倾听专家、学者的思路建议,夜晚与同事们分析路径、讨论观点,深夜还要查阅资料、补充知识、准备工作计划。办公室和会议室的灯火,见证了她和同事们对新区智能城市专项规划迭代完善的过程。而距离仅仅10分钟车程的家,她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经历上百次小修、20多次颠覆框架的大改后,梁智昊带领团队推动形成涵盖3大类12方面200余项标准的智能城市建设标准框架,得到多位国内顶级专家的高度好评。

    从蓝图到实景,梁智昊带领团队组织编制雄安新区的智能感知工程部署实施方案、城市大脑工作方案、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等工作。随着新区大规模建设的全面启动,她大胆探索“新基建”建设思路、路径、模式,推动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建设实施。

    “昝岗数字道路项目的建设,几乎每天都在摸索着前进,规划在落地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挑战。”为了项目顺利建设,梁智昊带领团队通过一轮轮修改技术路线、调整设备参数、优化网络方案、精准细化概算……一个多月里,他们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4个小时,终于攻克重重困难,保障数字道路顺利推进。容东片区数字道路建设环节,梁智昊连续攻坚3个月,直面多个作业面同步施工、作业条件复杂多变等严峻挑战,梳理形成全流程覆盖的详细方案计划,每日奔赴现场动态调整,召开工作调度会议近百次,确保完成首批交付区的多功能信息杆柱建设任务,照亮容东百姓回家之路。

    梁智昊还致力于打造数字道路、智慧交通、未来社区、智慧家庭等智能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推动雄安新区智能驾驶公交道路测试,首次将智能驾驶公交纳入常规公交体系运营管理,实现居民家门口可以乘坐雄安智能网联巴士。

    2019年底借调期满,留在雄安还是回北京?梁智昊带着想亲眼看着雄安长大、想看到蓝图变成现实的期许,毅然选择留下。

    几年来,梁智昊联系征迁指挥部门、财政、银行等多方,创新提出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征迁款“秒付”;带领团队搭建全国首个城市区块链底层平台,实现“区块链+资金监管”累计支付金额超千亿,提高效率60%以上;助推雄安新区成功获批IPv6国家综合试点城市,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设全域纯IPv6城市……梁智昊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她用她的智慧和汗水,为雄安新区城市数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董新瑞:

    红丝线编出群众幸福路

    ◎ 刘英红 陈苗苗

    “满族结绳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约有300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董新瑞是第五代传承人。董新瑞多年来传承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她举办公益课堂,进村入户手把手培训结绳技艺;将结绳技艺带入校园,让青少年了解非遗文化;积极挖掘家乡传统文化元素,并融入产品创作。她曾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河北省冀青之星”“河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北省乡村最美工匠”等荣誉,并入选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2008年,董新瑞开始从事结绳事业。2017年初,28岁的董新瑞决定返乡创业。回乡后,她开展公益课堂,进村入户手把手培训结绳技艺,解决梁格庄、西陵当地农村群众15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2500-3500元。为带动更多农村群众依靠双手实现脱贫致富,董新瑞先后在易县全山庄、太平峪、小龙华等20个行政村建立起手工绳结编织基地,与贫困户签订加工回收协议,全方位保障他们的收益。

    与此同时,她的公司还通过开展入户公益培训,带动900余名贫困户、农村妇女成为编织能手,有了稳定收入。熟练的农村妇女每天可编百余条小绳子,月收入最高达到4000多元。为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董新瑞还开展了两次残疾人公益培训,帮助16名残疾妇女解决生计难题。不光帮助家乡妇女致富,董新瑞还走出家门,赴张家口朱家庄村、小庄村,开展“小红绳助力乡村振兴之路”非遗传承绳饰手工培训,辐射带动当地300余名妇女实现增收。

    作为“满族结绳技艺”传承人,董新瑞深知自己传承非遗的社会责任。为了让青少年了解非遗文化,董新瑞将结绳技艺带入校园,在易县第一小学开展“非遗入校园,编织五彩梦”活动,110名少先队员参与其中,学习编织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董新瑞还在易县职教中心开展“非遗入校园”活动,50名职教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编织绳结的乐趣。开展“以结记事,以绳寄情”研学体验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编织工坊,走进手工艺人创作空间,了解从绳纹定形、选线配色、工具使用、技法变换到绳饰成形的工艺流程。

    2021年10月,她的公益培训入易县易水老年活动中心,免费提供教学材料,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2022年仅用4个月的时间,在易县安格庄镇、梁格庄镇、塘湖镇等50余个村开展“乡村振兴,非遗同行”活动,开展绳结编织技艺培训,共计800余人参与其中,通过技艺培训,让更多人了解结绳、掌握结绳,并将这项技艺转化为经济效益。董新瑞还安排易县职教学生来公司实习。

    董新瑞积极研究挖掘家乡传统文化元素,把清西陵地区满族服饰、燕下都古风古韵等元素融入产品创作,先后注册了“诚瑞轩”“魏银匠”“小瑞绳饰手作”等品牌和多项专利。她挖掘家乡文化设计的多件作品在各类大赛中惊艳亮相,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设计的绳艺作品《团结共庆》《百年芳华》被易县博物馆收藏。

 

当前:4版(2024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