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物保护 守好历史根脉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在多方力量支持下,文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获得新成就。

    建言献策

    推动文物事业发展

    如何让文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多位代表委员表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

    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要加强保护管理,全面实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推动文物保护法修改,完善文物安全长效机制,筑牢文物“应保尽保”法治屏障,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守护文明瑰宝。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来凤县民族博物馆馆长黄林提出建议,国家层面要研究出台文化遗产大省、大市、大县或特色市、县认定政策与标准,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要强化基层文物保护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力量,确保市、县级文物机构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保护力量;同时要出台落实激励文博人才扎根基层的相关政策,优化基层文博单位专业人才岗位设置、薪酬制度、人才引进等制度。地方党委、政府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要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合理的预算增长机制,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合力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要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倡导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更具有世界意义。“目前,危岩体加固工作告一段落,我们进入了以预防性为主的阶段,但我们肩负的任务并没有减轻。”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坦言,因为云冈石窟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有的里面还有软弱岩层,容易碰到风化、冻融、渗水等多种病害,“所以今后的工作当中,在洞窟病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材料的研制方面,我们都会持续加大科技力度。”

    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卓娅·巴合提的工作任务之一是负责野外文物巡查。新疆地域辽阔,如何守护野外文物安全是一大难题。为此,她建议加大野外文物巡查的科技投入,用科技赋能文物巡查保护。鼓励并支持空间信息技术更多地应用到文物巡查中,加大“遥感”“卫星云图”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巡查文物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如何更好地发掘、保护、传承、利用当地丰富的文物资源,讲好中华文明起源的故事,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周鹏举一直思考的问题。周鹏举代表介绍,阜新市境内的查海遗址群是西辽河文明代表性遗址之一,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石堆龙,世界较早使用的真玉、石雕神人面像等重要文物。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周鹏举代表发现,西辽河文明发展脉络仍需进一步厘清,类似西辽河“一万年的文化史”脉络断代问题等考古课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到实证。周鹏举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将查海遗址群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加大以查海遗址群等为代表的西辽河文明发掘力度,为深入研究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探源中华文明提供更多有力实证。同时,创造性发掘、创新性利用这些资源,广泛传播西辽河文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保护展示利用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加强保护

    让文物焕发光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历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从2013—2015年突出强调“重视文物保护”,到2016—2023年全面关注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甘肃敦煌研究院;从陕西西安博物院,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

    近年来,各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积极作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全国文物系统砥砺奋进,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截至目前,甘肃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国有收藏单位藏品51.2万件(套),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6处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守正创新,保护第一,活化利用,传承发展,以多元举措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璀璨绽放时代新韵,以生动实践精彩讲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甘肃故事”。

    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明珠。敦煌研究院几代人不忘初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力以赴加强文物保护,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持续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庆阳南佐遗址、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工作和丰硕的考古成果,彰显了甘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为“考古中国”增添了不可或缺的“甘肃力量”。

    四川省则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持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多项举措,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国家文物局调查统计,川渝地区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850处,点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然而,风化、微生物、水侵蚀、彩绘脱落褪色等自然破坏带来的文物病害机理研究亦十分复杂。2022年6月,重庆市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签署《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双方共同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携手打造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利用高地。

    伴随着三星堆遗址考古“再醒惊天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全国5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考古发掘与多学科联合攻关。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还构建了集“决策管理、预防性保护、应急保护、安全防护”于一体的现场保护体系,采用装配式多功能考古工作舱,实现了考古理念创新与保护技术突破,在全行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河南省文物局则指导省内各大遗址所在地政府,切实围绕大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专项立法建设、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展示工程实施、遗址博物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相关工作。在大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方面,推动整理出版了《二里头》《偃师商城》《隋唐洛阳城》《舞阳贾湖》《三门峡庙底沟》等32部重要大遗址考古报告;在专项立法建设方面,推动地方人大先后出台了《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宋陵保护管理办法》《洛阳市二里头遗址保护条例》等10部大遗址保护地方性法规;在遗址博物馆建设方面,已推动全省各地建成开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安阳高陵遗址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新馆等15座考古遗址博物馆,另有4座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河南省已有殷墟、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挂牌并对外开放,另有10处考古遗址公园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挂牌和立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守正创新

    为生活赋能添彩

    文博类综艺节目持续热播、多所博物馆“一票难求”、考古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文物事业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置身大足石刻数字影院,在美妙的视听享受中沉浸式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乘坐电梯深入长江江底,透过圆形观察窗,白鹤梁题刻尽收眼底;登上枇杷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精彩纷呈,在这里赏文物、读好书、品咖啡,好不惬意。这,正是巴渝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宁夏在文化遗产“活起来”上下功夫。去年,宁夏博物馆以馆藏文物“琉璃鸱吻”为元素,推出芒果、抹茶、蜜桃3种口味的文创雪糕,文物跨界与美食联动,一时间引发抢购潮,成为博物馆里的流量担当。

    春节期间,河北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文化地标成为过年热门打卡地。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现场,每天观者云集。这火爆的场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活化利用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河北以开展国家中小博物馆试点为契机,持续培育“十佳博物馆”,已公布的第一批“十佳博物馆”,通过“展板展示+讲解员解说”的方式,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流动博物馆”,将流动展览送到群众家门口。推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教育体系,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保护传承意识。去年以来,河北坚持以文培元、以文聚力、以文兴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力度,成功叫响“北方戏窝子”,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公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中,博物馆日益倾向于营造一个历史文化语境去诠释文物和其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更加“鲜活可触”。

    数据显示,2023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持续增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6629处,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6565家。据悉,国家文物局将致力于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进一步优化讲解和开放服务措施,深化馆校合作机制,发挥育人作用。

    除了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之外,近年来,文物传播力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寻古中国》《红色烙印》等精品热播,用文物讲述文明故事;13省份接力开展“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国家宝藏系列金银纪念币发行;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荣登2023年度融合传播指数榜首……

    未来,国家文物局将深化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建设文物传播矩阵,推出更多文博类精品节目。在对外合作方面,将推动“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实体化运作和基金项目实施,促进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深化与港澳台机制合作,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让文物“活”起来,还可以是为古沉船建一座博物馆,把千里江山图编成舞剧,或者打造文物的周边产品……这些尝试,不仅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也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链接起来。(综合光明网、人民网、《甘肃日报》等)

 

当前:A4版(2024年03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