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 张力 冯庆元

 

    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家兴。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导动力。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进一步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有其深刻的价值逻辑与内涵意蕴,只有在全面把握它们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逻辑

    乡风文明建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不同的价值逻辑。精准扶贫时代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借助于美丽乡村建设,摒弃乡村地区的陈规陋习,突出其助力脱贫攻坚的价值逻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我国业已完成脱贫攻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不断迈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目标任务在本质上都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风貌的具体呈现。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在于塑形,更在于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以铸魂。

    1.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赖充足的物质资源,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日益增长,他们不只是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对精神文化层面的渴求也日渐增长。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核与灵魂,缺少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村难以真正走向振兴。一方面,乡风文明是实践农村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稳健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没有灵魂,乡村振兴会迷失方向。

    2.乡风文明建设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乡风文明对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它能引导要素资源向乡村转移,促进产业兴旺;它能提供美丽乡村建设所需的人文环境,实现生态宜居;它能形成协商沟通所需的制度条件,推动乡村治理有效;它能丰富乡村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

    进而言之,通过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不但有助于社会主义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也有利于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宏图得以顺利实现。首先,乡风文明建设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只有从根子上解决了精神贫困问题,长期稳定脱贫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可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形成遵纪守法的社会风貌,为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意蕴

    乡风文明建设是指在乡村各项工作中,通过引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科学素养等方式,使农村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与不文明的乡风,打破旧有的思维束缚,进而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尊崇科学和文化。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不能止于道德教化以及习俗改良,还应坚持唤醒乡村自我发展的动力,持续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

    1.唤醒乡村主体的内生发展动力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应着重唤醒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精神面貌,以及作为乡治理主体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推进乡村社会公共服务为纽带,持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享受,激励他们主动抵制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以实现提高乡村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的目的。

    另一方面,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必须顺应农民全方位成长的追求,“人的文明”是评判乡风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如若农民的文化素质未能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那么,乡风文明建设将会事与愿违。面向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在平衡农民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必须把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旨在妥善解决其文明程度提升的问题。

    2.持续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生成的摇篮,乡土文化的根脉不可失传。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村落的活力,加强人们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乡村振兴不能只是在物质层面发力,更应持续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激发文化的新潮流。换言之,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坚守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这是中华魂的文化根基所在。

    四川作为传统的西部人口和农业大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西华大学作为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直把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特色。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并落户西华大学。中心下设“四川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与践行”“四川农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与养成”“四川农村优秀民风民俗的开发与利用”三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均有明确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四川农村新型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与践行”重点围绕四川农村新型社区居民道德建设的模式、新型社区居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居民道德提升的路径等开展研究。“四川农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与养成”围绕四川民族地区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发展、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四川“农家乐”升级换代等开展研究。“四川农村优秀民风民俗的开发与利用”围绕四川农村优秀民风民俗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促进、优秀民风民俗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民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等开展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围绕研究领域,面向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发布研究课题160余项,汇聚了省内外研究专家100余人,产出了《民俗文化: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书香乡村”建设困境及其对策研究》等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其中《民俗文化: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中心聚焦如何激发乡村主体内生发展动力和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四川创新实践,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在求是网、党建网、“学习强国”、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理论阐释文章,引导社会舆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新时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与统筹下,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根基、文化底蕴,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

    1.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乡风文明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全方位的引导和规划,着重发扬党组织的模范作用以及加强同群众的互动性。一方面,发扬基层党组织的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整体素养,通过引导农民培育文明乡风彰显组织的引领力,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要突出基层党员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引导、示范作用,加强提升党员的个人修养和参与能力。同时,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专业能力,对其相关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并实施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

    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同农民的联系。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入农村各个角落,才能真正紧密联络农民,为促进文明乡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通过多样化手段建立党组织,创新性地形成覆盖各村庄、企业与居民区的联合党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应当梳理并优化与其他村组织之间的联系,增进乡镇党委与政府机构、民间自治机构、各类群体组织以及农村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与互动,扩宽党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范围。

    2.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以此来带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他们从沉重的劳动工作中解放出来,增加他们参与乡村文化事业的时间和投入,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另一方面,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首先,持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对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进行核实,妥善解决乡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与利用的问题。确保乡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组织的集体所有性质,合理设置成员股权,完善股份权能,确保乡村经营性资产的股份合作组织属于集体所有的根本性质,合理划分成员股权份额,健全股份产权的权能。

    其次,探索乡村集体经济有效形式。大力推广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经营的成功实践,促进新型乡村集体经济发展。

    3.守护和传承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脉

    乡村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核心构成要素,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根脉的滋养。当前,需要从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方面着手,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脉。

    一方面,增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要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力度,形成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投入结构。加大地方财政对文化领域的投入,通过文化项目支持、财政转移支付、特定赞助等多种途径扩大资金投入。各地应因地制宜,以“文化标准化”建设为引领,全面盘活、整合各类资源,不断筑牢农村文化阵地,创新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另一方面,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要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农耕文化推广主力军,发挥和提升民间艺人、农耕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农耕文明传承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专业人才在农耕文化继承与发扬方面的教育培养。深入发掘乡村中具有价值的古村落、古宗祠、古城垣等实体文化资源,将乡村深厚的实体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因素紧密融合,打造农耕历史博物馆、创设农耕文化示范区域及文化园林,拓展农耕特色文化项目展示与游览服务。完善相关法规,优化管理规则与流程,提高对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比如,截至目前,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教师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营造、非遗传承、景观保护、乡风民俗等领域的研究,助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打造了“水磨乡愁旅游服务区”,助力绵竹打造“绵竹年画节”。

    4.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

    “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移风易俗是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要通过更新村规民约,成立婚丧喜庆管理小组、村民议事会以及道德审议团队,废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乡风。要以乡村文化的连结,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和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提高其自我认同意识,激发其用行动投入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通过宣讲理论知识和解释政策措施,鼓舞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水平,培养他们成为良好家风、简朴民俗和文明新习惯的践行者,展现出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

    (作者张力、冯庆元分别为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当前:B2版(2024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