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为本 善举为民
——江苏宿迁市全面推进“慈善之城”建设
◎ 高云龙 梁辰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各级慈善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慈心为本、善举为民”的理念,在扶危助困、关爱困难群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推进“慈善之城”建设。

    创新驱动慈善捐赠快速发展

    2023年以来,全市慈善系统坚持与时俱进,强化数字赋能,打造“互联网+慈善”新品牌,推动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变,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不断做大慈善资金总量,累计募集善款1.09亿元。

    立足开源拓面,市慈善总会不断扩大冠名基金合作。“在原有冠名基金‘爱警基金’基础上,我们加大冠名基金宣传和劝募力度,与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合作成立‘市交通运输行业关爱基金’,与市城市管理行业党委合作成立‘市城管环卫行业关爱基金’,与盛宏教育合作成立‘盛宏教育基金’。”市慈善总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苏耀西介绍。

    据统计,市慈善总会2023年冠名基金项目筹款173.78万元。“基金成立后,我们短时间内募集善款58笔共27.8万元,向有特殊困难的城管环卫职工及家庭提供及时救助,对城管系统内见义勇为等先进人物予以奖励。”市城管环卫行业关爱基金项目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市慈善总会强化与在宿上市企业、理事单位、爱心企业、协会商会等企事业单位沟通联系,积极宣传公益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资源与公益慈善项目实现有效对接,并高效做好宿迁烟草、华溢苏贸等爱心企业慈善款物捐赠收发工作。

    市慈善总会把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作为推进慈善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高起点谋划,多层级推动,立体化宣传,同步实施2023年“爱心济困 善行宿迁”专场网络募捐活动、“99公益日”“慈善一日捐”活动,围绕“众善众举 圆梦助学”和“爱在宿迁·一起捐”两大主题,共上线33个项目,涵盖助老助孤、助困助医、应急救援等多个公益领域。

    精准高效发挥慈善救助作用

    如何发挥慈善救助作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事关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市慈善总会坚持“传统项目品牌化、新上项目精准化、合作项目规模化”的思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特困群体,精心设计慈善救助项目,精准高效开展救助活动,受益群众13.4万人次。

    策应项目成效突出。跟踪推进省慈善总会联动项目,其中,“帮特困助急难慈善再救助”项目发放慰问金120万元,“心悦晚霞”项目发放资金9万元,“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慈善光伏照万家”两个项目支出275万元。

    特色项目有序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发放配捐资金160.88万元;南京市宿迁商会专项助学金资助宿迁籍在宁优秀大学生50名,发放助学金30万元;“慈善血友”项目发放救助金近40万元。

    其中,“众善众举 圆梦助学”项目实施进入第8年,累计募集助学资金近2亿元,仅2023年就资助大一新生及在校大学生近7000人、近3000万元。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市人大代表对2023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成效进行了评价,该项目好评率高达99.7%。

    统筹营造向上向善良好氛围

    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2023年以来,市慈善总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注重开拓创新,统筹营造向上向善良好氛围,让公益慈善全方位融入社会生活。

    在慈善宣传上出实招,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媒体合作,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重点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在宿豫区庐山路小学召开“全市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已培育10所示范学校,全市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已积累并形成了“六个一”的发展模式。

    今年1月29日对外开放的宿迁慈善文化馆,以中华慈善文化为主线,分慈善思想、慈善历程、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宿迁慈善六个板块,以图文并茂的手法、场景复原等形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翔实、生动地记述展现了中华慈善事业和宿迁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杰出典型和卓然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向上向善。

    让温暖汇聚、让爱心传递、让幸福延续。“连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全市高质量发展暨改革创新推进大会精神,牢牢把握‘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慈善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以坚定立场凝心铸魂,以创新思维驱动促善,以良好氛围引领向善,切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贡献更多慈善力量。”市慈善总会会长叶辉说。

 

当前:2版(2024年03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