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千万工程”更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相连。
文明植阡陌,乡村绽新颜。
以深化“千万工程”为引领,浙江宁波把农村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阔舞台,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粒粒文明新风的种子在村民心中发芽,让农村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我是农民演说家”——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前段时间,慈溪市附海镇东海村的农民演说家团队忙着准备村里的一台晚会。“去年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东海福星》,它取材自村里关爱老人的真人真事,在‘村晚’亮相后备受村民好评。”该村党总支书记、农民演说家朱威迪感慨,“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方式真正走进了老百姓心坎。”
以时代价值的乡土表达,助力农民实现精神富有,赋能乡村振兴,这是慈溪市创新打造“我是农民演说家”工作品牌的要义所在。该市把讲台交给农民,让农民用心用情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新思想花开沃野。
打造“强磁场”,让农民演说家“聚”起来。横河镇种粮大户彭启启、乡音“名嘴”赵迪祥、全国林草乡土专家茅春苗等人,虽然各有专长,却有共同的身份——农民。经过慈溪全市海选、PK,历经“专家评、群众选”,他们成为农民演说家代表,走上“百姓舞台”、走进农家大院,娓娓讲述时代变迁、农技知识、奋斗故事。如今,慈溪共有农民演说家队伍19支、258人,实现镇(街道)全覆盖。
打造“大舞台”,让农民演说家“动”起来。线下,一辆辆宣讲大篷车开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菜单式服务;线上,“慈礼堂”平台开通“你点我送”模块,村民可自主下单“订购”宣讲服务,使得宣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求必应。同时,慈溪还打造“我是农民演说家”“老励来哉”等充满乡土味的宣讲视频号,96堂精品宣讲在线课点开即看。迄今为止,全市已举办各类宣讲活动730余场。
“道德银行”——有德者有得
日前,余姚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德者有得”模式助力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打造“道德银行”4.0版,推动基层治理行稳致远。
作为余姚市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一张“金名片”,“道德银行”将“道德”与“信贷”有机联姻,并通过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深入开展道德评议、典型培树和礼遇激励,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量化道德评价,存入的是道德,取出的是贷款。余姚出台道德积分管理办法,组建个人自评、村社评议、大数据审议三级评议体系,推出道德积分“五维图”算法,实现对道德的全方位、智能化评议,科学精准形成公民“道德画像”。临山镇邵家丘村村民陈建华想从养殖业改行经营小规模企业,却苦于缺少周转资金,幸好20万元道德贷款为他解了燃眉之急。截至目前,余姚已有61.57万人参与道德评议。
培树道德典型,让身边好人感召更多好人。余姚深入实施“好人文化工程”战略,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好人评选机制,评选产生了一批崇尚文明、践行道德的身边好人,为“道德银行”关爱礼遇提供重要依据。
注重道德礼遇激励,让“好心人”得到“好回报”。余姚征集推广市级层面道德礼遇项目66项,道德积分在80分以上的将获得个人专属道德绿码。好人可凭“绿卡”在道德信贷、餐饮消费、酒店住宿、交通出行等方面享受道德礼遇服务,倡导形成“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良好氛围。
乡村“德治双清单”——和美乡风润田园
在鄞州区云龙镇上李家村,无论红白事还是文化活动现场,总有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村民赵苗根。因为热心肠,赵苗根获评村里2023年度好人。去年,上李家村共评选年度文明家庭9户、好人1名、最美志愿者12名、美丽庭院精品户20户和美丽庭院示范户21户,发放道德红包和各类先进表彰红包逾20万元。自从2019年推行全国首张道德负面清单以来,上李家村不但环境变好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崇德向善的氛围也愈发浓厚。
德治,是基层治理中的先行引领者,却存在缺乏刚性约束的痛点。对此,2020年鄞州在上李家村道德负面清单的基础上,推出《乡村德治“双清单一机制”实施意见》,出台“乡村德治20条”,聚焦民情民意,坚持奖惩并重,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推动乡村德治建设,基层自治效能明显提升。
以规促德,清单出台有根源。根源,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鄞州9个镇发动村民征集农村道德问题有效线索300多条,梳理归并后,铺张浪费、不孝父母、不守秩序等8条被列入负面清单,热心公益、随手志愿、美化庭院等8条被列入正面清单。同时,各村自选动作有创新,结合实际增设个性化、差异化的清单条款。一条条清单内容,对应一项项道德积分,并有评议细则可依,以德治村在鄞州有“尺”可量。
以评立德,清单运行有遵循。全区185个建制村成立了道德评议委员会,并以户为单位建立道德积分台账,通过评比、表彰等方式,选树道德模范之星、道德模范示范户等先进典型。同时,建立道德红黑榜,公开量化评比结果,上黑榜村民可通过志愿服务、做好事等抵消黑榜扣分,增强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以奖养德,清单持续有抓手。上李家村发放道德红包,是鄞州将村民道德积分与福利、荣誉挂钩的生动写照。该村设立了道德基金,对每年未扣分者,以及获评年度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美丽庭院等荣誉称号的家庭或个人,给予600至1200元的奖励,推动全村崇德向善。
婚丧礼俗新规范——人人支持移风易俗
“我们认为婚礼不应该是负担,而是两个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始。”日前,象山贤庠镇海墩村的方女士在结婚时选择了“四季”婚宴菜单,向村里的养殖户、种植户购买新鲜时令菜,菜品不仅“落胃”,还节省了开支。
“一场人情一月薪,一桌酒宴三分弃”。象山婚丧喜庆事宜曾经存在攀比大、负担重、浪费多的问题。对此,该县持续开展以“二倡导二禁止一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深化行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攀比风气,不断提升乡风文明。
聚焦“关键少数”,党员干部带头践行。象山建章立制重塑婚丧礼俗,规定党员干部不准对外操办除婚丧事外的乔迁、祝寿、参军、升学、满月等事宜的宴席,不准收受或赠送非亲人员礼金、礼品,操办婚丧事需事前报告、事后备案,党员干部婚丧事简办承诺书签订率达100%。
带动“绝大多数”,群众组织自我倡导。日前,西周镇淡港村的一场葬礼场面肃穆,铺张浪费不见了,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对逝者的悼念与哀思。“经过前期引导,现在村里的婚丧喜宴都按规操办,村民负担减轻了。”该村红白理事会专管员易信女介绍。近年来,依托村干部、老年协会会长、热心群众、乡贤等资源,象山县388个建制村全面建立红白理事会和“四会一约”,推出一批可供参考的“四季”菜品菜单,倡导自养、自种、自酿“三自”食品,礼轻情意重、厚养薄葬的新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