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评李舫纪实文学《回家》
◎ 刘海颖

 

    “我们不怕无名,不求有闻于世,也无悔于葬身异国的山野。然而,我们害怕冷寂苦久后的遗忘。”这是一位抗美援朝战士在牺牲前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中的内容。1950年,世界局势依旧动荡,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中国290余万将士先后开赴抗美援朝战场。从战争结束到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撤离回国,但那些已埋葬在异国土地里的魂骨,从此却踏上了长达70年的回家之路。

    《回家——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纪实》是国内第一部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来讲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及为烈士寻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者李舫凭着“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和“带我回家”三个关键词串联起整部作品,从文学“真善美”的创作角度出发,以丰富真切的第一手资料、深沉悲壮的人文情感、细腻深情的笔触,着力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一部感天动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回家史。

   以真动人

    纪实文学贵在真实,而《回家》就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作者花了长达三年的时间,实地采访了包括退役军人事务部、外交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多个部门,采访了多位烈士的亲属、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以及志愿军烈士的家人,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将一份份实体资料和从被采访人身上所接收到的情感消化后,作者倾注了满腔真情,再由笔尖流到纸上,对那段历史面貌进行还原。只为确定一个名字,她曾无数次在深夜仔细翻阅着那一卷卷名录;只为确认文件中的某一处信息,她便一次次出入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资料室。厚厚的档案和从地板堆到天花板的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抗美援朝的书籍,其中的每一页都经由作者仔细翻阅过,并留下了大量标签。

    文学的真实,不仅是书写内容的真实,还要求作家情感的真实。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回家》必然涉及到大量史料和数据,但其却毫无生硬和堆砌之感。尤其是那一封封家书照片和一长串烈士名单展现在读者眼前时,其中的丰沛情感直冲心间。家书中饱含战士们对家人的关心、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必胜的信心;那一条条烈士名单也看得让人感到痛心。而这样良好的呈现效果,除了资料本身所带来的厚重感外,也得益于作者本身的文学素养和真挚感情的投入。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三年来的采访和写作让我肝肠寸断。我怕下笔太重,惊扰了烈士的英魂,又怕下笔太轻,描摹不出他们惊天动地的往昔。”这三年,作者全身心投入这本书的创作,她甚至将作品的word版本的密码设定成了“197653”,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人数,她这么做,就是希望自己、希望读者、希望接触过这部作品的每个人都能够记住这个最神圣、最光荣、最庄重、也是最哀伤的数字,以此纪念他们传递出的在战争和危难面前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讴歌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以善育人

    在后记中,作者写道:“三年来,书中的这些人、这些事,与我长相厮守,温暖着我,警醒着我,永远不要远离内心的和煦良善。”文学要求“善”。这种“善”,也体现在了作者的价值倾向和创作取向上。

    在《回家》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些战斗情节以及涌现出的许多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比如黄继光以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为不使潜伏部队暴露,在燃烧弹落在身边起火后,硬生生被烧死也没有发出动静;“英雄冰雕连”的战士们被冻成冰雕,却始终保持着战斗姿态。“满山的石头被炸碎,树木被烧焦,到处硝烟弥漫,小小的山坡被凝固汽油弹点燃,熊熊大火仿佛人间炼狱。”如此惨烈的战况,反衬出志愿军们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勇敢,也令敌人胆寒,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忠诚精神。

    战场上的条件之艰苦,累月的战斗使战士们身上唯一的棉衣变得破烂不堪,皮肤暴露在寒风中,缺医少药使他们学会了忍着剧痛,自己用针线粗糙地缝合着伤口,只为了让伤口不再流血。战士们在后期坚守阵地时,日子也十分艰苦,但大家却始终保持乐观,给自己的防炮洞起名叫“立功洞”“英雄洞”“抗美洞”“胜利洞”等,互相打气鼓劲。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士们的家书却充满温情。他们安抚家人的担忧,关心家人的安康,对自己的苦难丝毫不谈。一位烈士的笔记本中记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别的,为全人类的解放、永久的幸福生活,将我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贡献全人类,以求实现伟大的理想。”他,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是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作者写道:“一个民族,如果任由英雄的墓冢掩盖在荒烟蔓草里,那么这个民族的情感底色是苍白的,精神家园也是荒芜的。”战争结束后,没有人忘记承诺,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一批批烈士被带回了家。继承是最好的纪念,我们应当缅怀先烈,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也是作者的创作初衷。

    以美感人

    好的纪实文学作品,应注重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平衡,《回家》在尊重历史、充分还原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也不忘采用多种叙事方法和艺术性表达来增强文学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回家》中主要运用了两种叙述视角——零视角和内视角。零视角又为全知视角,是一种无所不知的叙述方式,它可以随意地从一个视角转向另一个视角,对事件做出全知全能式的叙述。运用零视角的好处是叙事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充分把握一切故事元素,因此十分适用于展示抗美援朝庞大的战争情节,描述其发展历程和众多的英雄事迹。

    在讲述战场上的斗争时,有时作者也会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内视角表述。如作者讲述自己做了个梦,梦里她和战士们一起在战场上拼杀:“我的身边,很多战士同我一起往前冲锋,可是他们从雪地里冲出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已冻得坏死了,但是,他们顾不了这么多,剩一条腿的就跳着往前冲,没腿的就往前爬。”以内视角叙事的优势在于作者把视角放在与读者同等的位置上,使读者仿佛和作者一样,成为了一名在战场上奋力拼搏的战士,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烈士们的心理距离,增强了震撼程度,激起了读者的精神共鸣。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写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其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回家》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但作者并没有主题先行,而是将纪实性和文学性有机融合,达到了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很有特色,虽然作者是对历史现场进行还原,但同时也采用了散文化写法。当战士们在异邦的土地上战死时,她是这样叙述的:“春天的稻苗、仲秋的麦秆,埋藏着他们的身体;初夏的荷叶、晚冬的深雪,覆盖着他们的灵魂;冷热分明的四季,浩荡无垠的时间,凭吊着他们的远行。”行文细腻,但里面却暗藏了汹涌的情感。

    烈士们已长眠于异邦的土地上,但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战争结束后,国家一直尽全力让烈士们回家,虽然遭遇了重重阻碍也没有放弃。从2014年至2022年,中国共迎回91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9204件烈士遗物,承诺没有忘记,一切还在继续。

当前:B3版(2024年04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