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表达方式有趣、体验感强,教育价值丰富。近年来,非遗研学逐渐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成为课堂之外的重要文娱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成长体验。“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亲子出游大军不妨考虑非遗研学游,让孩子在研学里遇见非遗。
让学生做非遗技艺的体验者和践行者
走进非遗传承基地切身体验,根据节气整合文化资源进行非遗研学……近年来,多地根据当地文化禀赋,充分整合多样资源,让非遗走进青少年,设计多款非遗研学路线,让春有茶可采,夏有扇子可制,秋有植物拓印,冬有花灯可做的非遗研学格局逐渐形成,让大家都能摸到、看到,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示非遗的精华。
“老师教我们用拇指和食指来采茶叶,不能直接掐。你看,我采了好多呢!”来自浙江省金华市江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金楷举起茶篓,满脸喜悦。清明过后,春茶飘香,金华市金华山鹿田村旁的举岩茶茶园里,一群小朋友正穿行在茶垅间采撷新绿。学生身着茶服,戴上小斗笠,背着小茶篓,跟着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勇学习采摘手法,分辨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茶知识,一双双小手在茶芽间飞舞,学生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劳作的乐趣、感知茶叶的来之不易。据了解,“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亲身体验,非遗研学也把目光集中在文化氛围体验上,让学子们能做非遗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体验者。
4月16日,山东日照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黄河大集”非遗市集暨“向着太阳遇见你”非遗研学活动,来自东港区城西小学的3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用旅行“打卡”的方式“探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共同开启一场与日照非遗文化的时空对话。
“同学们,先用手捏出猴子的轮廓,再用木棒压出眼睛和嘴巴,要注意感受立体的结构,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非遗传习大课堂,日照平面陶非遗传承人徐兵展示着泥塑的制作技艺,好奇的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一边观察着制作的步骤,一边专注地制作着手中的作品。
“在研学市场升温,文旅加速融合的趋势下,日照市文化馆作为省级校外研学基地,一直致力于将研学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创造一个让青少年能够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延续。”日照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研学+体验”是日照文化“两创”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市文化馆将持续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打造“向着太阳遇见你”非遗研学活动品牌,强化学生们对日照本土文化遗产的认知,通过持续的文化教育,为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和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形成非遗文化“全民共享、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带动更多青少年深度感知日照非遗文化的丰厚底蕴,为他们打开更加广阔的世界。
4月22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大运河非遗研学基地,“大运河畔千年古县”非遗研学游活动启动,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讲解、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参与人员了解南皮段大运河的历史演变、运河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南皮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旅游工作负责人潘朝霞介绍,大运河流经南皮县域21.8千米。南皮县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地制宜打造独具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开展多场次研学、参观和文艺活动,将大运河南皮段打造成为承上启下的运河特色文化展示带。
让非遗传承人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持久的生命力,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其背后承载着深植于人们心中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审美认知,既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非遗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以青少年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普及非遗传承,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把非遗传下去,让非遗活起来,离不开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让非遗文化更有生命力。
在江西,日前,近百名兴国县思源实验学校的师生来到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体验非遗之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梦里平川”“家园厚土”“古风遗韵”“留住乡愁”4个展厅,学习了解兴国客家人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民情风俗、文化娱乐等历史风貌。随着参观和讲解的深入,三年级学生何米清逐渐了解到,这些非遗项目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宝贵财富。“作为学生,我们要记住这些历史和荣耀,要努力学习,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她说。
近日,广东汕头一名5岁女孩与经过家门口的英歌队大方共舞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小女孩自信地挥动英歌槌跳起了英歌舞,巡游的英歌队见状,响起哨音,与女孩热情互动。小女孩父亲介绍,女儿从小就很喜欢英歌舞,自己练习英歌舞的时候,她就经常边看边学。不少网友表示,从小女孩自信勇敢的表演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饱满的感染力,也看到了古老非遗传承的活力与希望。
4月16日,由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500娃娃学非遗”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行。今年民间布艺、南京面塑的非遗传承人纷纷带来了长江文化主题的非遗作品教给学生们,讲述长江非遗故事。
许多传承人通过每年的“500娃娃学非遗”活动,与孩子们建立了师生之谊。南京市非遗(民间布艺)传承人高瑞雷表示,参加了这么多届“500娃娃学非遗”感触很深,觉得这个项目特别有意义,通过学习民间布艺给孩子们讲民俗文化和民俗故事,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民俗节日。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今年主要教了他们与长江文化有关的题材,比如鱼类、风景。今年是龙年,也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与龙年文化相关的题材。”高瑞雷表示,“通过上这门课,让孩子们了解布艺和现代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我们的服饰,包括刺绣、布贴、缝制。”虽然刺绣入门并不容易,但学习一些基本针法,既让孩子们体会到手工的不易,也感受到手工的魅力。
活动在启发小学生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点亮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手中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受到学校师生们一致好评。授课的10多名非遗传承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和学生们亲切交流,通过娴熟的非遗技艺和丰富多彩的“活态”展示方式讲述老南京的风俗和文化。
让非遗研学游体系更“重学”
非遗是活态传承的地方文化,非遗研学有助于中小学生了解地方文化,拓宽知识面。但在非遗研学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重游轻学”“游大于学”等问题。非遗研学是复合型文旅项目,要求研学导师掌握非遗的相关知识,将非遗与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结合,开发出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研学旅行产品。但目前这方面人才储备不足,人员专业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学活动的效果。此外,非遗研学需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要避免非遗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
问题解决的重点在于深度融合。首先是平台融合,既开发研学实践课程和精品线路,搭建集非遗基地、保护传承、研学培训于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又完善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场所和传承人工作室建设,丰富互动演示和体验教学。其次是空间融入,将非遗项目尤其是当地代表性项目有机融入旅游空间,打造非遗展示与技艺传承的特色景区。继而是人才培训,应提升研学导师的专业素养,增强非遗传承群体的传播意识和能力。
还需要开发精品课程。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设计研学课程。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秋色”里,岭南特色浓厚的除了龙狮表演,还有粤剧传诵。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这首清代的竹枝词,描写了当时佛山粤剧表演的盛况实景。而如今除了“佛山秋色”,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热闹情景,还能在很多的场所听到孩子们唱粤剧、表演粤剧。可见,粤剧在佛山的传承之深之广。
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介绍说,佛山致力于推广粤剧文化进校园项目。2022年底,经专家评审考核,认定了50所佛山市粤剧特色学校。这50所粤剧特色学校持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粤剧特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起到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非遗研培项目负责人陈岸瑛认为,非遗研学组织者除了熟知非遗项目相关内容外,还要学习非遗相关政策文件,掌握非遗的保护原理和方法等。同时,要对所在地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了解和实地考察,遴选出对中小学生有启迪意义的非遗项目;要结合非遗项目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设置合理的知识点和评分点,通过生动有趣、参与性强的方式开展研学活动。
(综合《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扬子晚报》《佛山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