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市:“中华善城·泉是爱”文化品牌点亮万家灯火
◎ 滕文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以打造服务有心、治理有效、凝聚有力的文化阵地为目标,加快推进“中华善城·泉是爱”文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集成度”“感受度”“和谐度”,将文化社区建设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落在基层社会治理上,激发出街道高质量发展“强活力”。

    画好同心圆  提升“集成度”

    开放式图书室,淡淡书香滋养民心。为丰富辖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居民阅读需求,科圣路社区在社区二楼打造了开放式图书室。古木色的书架上,书本整齐划一,舒适的座椅间点缀着清新的绿植,环境静谧而温馨。4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包含绘本、文学作品、科普、健康等各类书籍6000余册,能够满足各年龄段居民不同的阅读需求。

    龙泉街道把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红领驿站、善城新港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打造24小时图书阅览区、美德信用小屋等多个功能室,在15个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106个小区增配健身器材319件,涵盖双位漫步机、扭腰器、腰背按摩器等项目类别,推动实现“群众聚集在哪里,文体服务就覆盖到哪里”,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活用新技术  提升“感受度”

    为深化为民服务品牌建设,荆泉北路社区结合群众需求,精心打造24小时“宝藏”自习室,只为给辖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营造全民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自习室面积30平方米,24小时全天候开放。设置自习桌位10个,并提供免费Wi-Fi、热水、充电等服务,为需要复习考研、公考、考证等青年群体及初高中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

    推行“互联网+文化”服务形式,创建视频号、抖音号,发布原创文化作品1600余条,做到文化创新、精准投放。线上开通“泉馨居”小程序,居民可扫码提需求,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形成供需精准对接的闭环工作机制;线下通过实地走访、设置群众意见收集箱、设立“微心愿”点单墙、征集“民生微实事”等形式收集需求,推进文体活动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目前已收到开设增设夜校、增配文体器材、增加老年大学课程等30余条文化需求,社区接单后立即行动,尽全力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满意。

    激发新动能  提升“和谐度”

    如何让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从中获得精神滋养,让基层治理“活”起来,是龙泉持续探索的课题。

    滨江社区为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和培育中,先后孵化了10余支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社会组织队伍,有居民喜闻乐见的红歌班,弘扬传统文化的京剧票友协会,还有陶冶艺术情操的书画社,通过大力培育社区“文化能人”,搭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引导广大群众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为深入推进文化社区建设工作,龙泉街道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活动的主动性,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实行美德信用积分制度,用“小积分”带动“大文明”。进一步修订完善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办法,依托“上善传媒”APP和“泉馨居”小程序,居民通过参与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社区治理、市容维护等活动获得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泉泉券”,凭券可在美德信用合伙商家享受现金抵用和免费服务,实现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物品、以物品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

    同时,龙泉街道将文化融入矛盾调解中去,运用文化精髓中的传统美德来调解居民的矛盾纠纷。“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名言,“将相和”的典故和居民身边的道德榜样,都是矛盾调解的中坚力量,从而实现“以治载德”,形成“与邻为善”和睦景象。

 

当前:A2版(2024年05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