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于忠虎 吕聪)5月18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之一,“千年秦汉·博物古今”博物馆之夜在陕西西咸新区举行。
当晚8时,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大秦文明园的秦文明广场游人如织。《盛世鼓舞》音乐奏响,全新升级的大秦水舞光影秀与气势恢宏的秦汉鼓乐展示了秦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发愤图强的精神。鼓乐声中,汉代最尊贵的迎宾礼仪在游客眼前展现,20位“汉代女官”带领大家走向古今融合的“千年秦汉”主舞台。
太史公踏歌而来,瓦当点亮,时空之门缓缓开启,“秦人的步伐”大型雕塑群在夜色中肃立,众多历史人物纷纷现身,秦汉市井热闹繁华的烟火气重现。
从历史深处“穿越”而来的蒙恬、蒙毅兄弟与现代人进行知识问答,“大秦铁骑”身披重甲、手持利器、冲锋陷阵……丰富多彩的活动无不令现场观众啧啧称赞,文化在这里看得见、听得着,可参与、可互动。
在数智创意展区,AR创意巨幕影片呈现“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地理、城市和历史重要元素,用虚实结合与数智创作的手段,还原秦汉时期灯火璀璨的城市、游人如织的街区,不少观众在这里驻足。
虚拟数字人“秦威武”和“汉英俊”从线上走到线下,和游客面对面问答互动。通过数字幻柜,游客看到了“活”起来的秦汉文明,感受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
借助数字化技术,游客不但可以看到珍贵的文物,还能详细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在西咸新区,文物发掘、保护、展示、传承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数字赋能。
位于沣东新城的太平遗址,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就采用了田野数字化管理系统,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为迅速、准确、科学地公布考古成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空港新城,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前,考古人员在进行大范围勘探时共发现各类文化遗迹6000余处,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记忆也都被悉心地“存放”在数字博物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候机时就可以领略这片土地的厚重。
秦汉新城则与多家文博机构开展文物采集、博物馆数字化改造和文创合作,采集文物1万余件,利用数字技术还原、解析并建成历史文化数据资源库“秦汉历史文化资源云”,推动文物资源创造性利用、创新性发展。
在西咸新区,越来越多的文物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从历史中“复活”,并逐步形成“文物+科技+内容+消费”的文创产业链。通过数字化赋能,博物馆文物正突破时空限制“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如今,文化已经成为西咸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以茯茶文化为核心的茯茶镇景区,重现《诗经》场景风物的诗经里小镇,以汉文化和七夕文化为底色的昆明池景区,串联起7座西汉帝陵、16个文旅节点的大汉紫道……一大批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的文旅项目在西咸加速成长,以历史文化为内核的研学旅行、观光旅游产品百花齐放。
文旅体产业是西咸新区“4+1”重点产业之一,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西咸新区加强文旅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区历史文化资源,强化科技赋能、培育新型业态,壮大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布局,有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旅体深度融合。
随着“5·18国际博物馆日”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正式开馆,西咸新区文旅体育产业发展必将被加速带动。下一步,西咸新区将紧抓机遇,谋划推进文旅体育产业创新,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让文化传承更生动、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