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绘新景 且怀诗意赴远方
——湖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博物馆里,新潮的展览吸引年轻人踊跃打卡;百年老村,古老的街巷唤起浓浓的“乡愁”记忆……日前,湖南各地端上热腾腾的文旅大餐,让游客感慨“湘当有味”。

    近年来,湖南全省文旅系统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湖南接待旅游总人数65781.22万人次,同比增长51.28%;实现旅游总收入9565.18亿元,同比增长47.43%。如今,随着湖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三湘大地“古色”更浓,“红色”炽热,文旅产业正成为促进湖南开放崛起的新力量。

    科技赋能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动动手指,点点屏幕,跟随箭头的指引便可轻松漫游马王堆汉墓,身临其境参观43个展览。若想要仔细了解,还可“凑近”观看文物细节和展板文字。在博物馆“一票难求”的今天,湖南博物院的“数字展馆”正在让更多人实现“逛展自由”。

    “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让‘马王堆’和汉文化在数字世界‘活’起来。”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说。

    1月8日,湖南博物院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资源,对部分高等院校及企业免费开放“湖南博物院品牌”和“马王堆数字资源库”授权。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和更多单位合作,深度挖掘文物价值,促进文物资源与科技创新成果有机融合。”段晓明说。

    “从动态复原辛追夫人风貌,到‘置身’楚汉名城长沙的汉文化生活场景,再到购买一件素纱单衣的数字藏品……万物皆可沉浸。”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管委会副主任胡朝晖认为,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是数字基因库,核心是创造性转化,实现文化遗产从实物“存量”转换为数据“增量”。

    目前,湖南博物院网上虚拟展览数量达86个,360度全景数字展厅达43个,涵盖展品文物超5000件。湖南博物院正通过打造文博新基建,以虚拟数字人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探索形成马王堆文物数字活化路径。

    古典与现代交融,历史和现实交汇,这样的场景在马栏山视频产业文创园不断上演。在云上栏山4K电影修复机房内,50多年前的黑白电影《雷锋》,经过AI与人工修复,画面上的划痕、脏点、闪烁消失了,换来的是饱满自然的山川色泽,以及人物脸上洋溢着的青春气息。

    一代京剧艺术宗师梅兰芳,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复活”,现场向观众和全球“梅粉”致意;一圈圈老电影胶片,像履带一样穿过胶片数字转换仪,升级迭代成为高清数字版……

    “湖南深化科技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赋能内容生产创新、产品和业态创新、治理方式创新、消费体验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文旅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周树韬介绍,目前,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形成了涵盖创意、内容制作、储存、播发、交易的数字文化产业链,一大批技术底座、孵化平台、重点项目开花结果,诸多文创、科创型企业迅速发展。

    “唤醒老屋”  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走进郴州市桂阳县和谐村,古朴悠然的老屋一字排开,夕阳映得瓦片一片金黄,不时从中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在田间回响。村中曾经的废弃老屋如今蝶变为种类丰富的“非遗研学基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地处湘南的郴州,是湖南古村落和民居建筑保存最多的地区之一。青山绿水中,格局完整、功能完善的古村落星罗棋布,万余栋青砖黛瓦、翘角飞檐的古民居点缀其间。

    “老屋不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副市长罗成辉说,近年来,郴州启动“唤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文旅资源。

    在郴州市北湖区茅坪村,村民肖秀玲响应号召加入“唤醒”队伍,她租下村中两栋老屋,一栋做起农家乐,一栋开起茶馆。作为“唤醒老屋”行动的首批村民,她不仅享受了3年免租金待遇,还参加了当地提供的各类座谈、培训、观摩活动。

    “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生活,充满古风的‘诗与远方’,吸引了不少游客。”忙碌起来的肖秀玲打算再租一栋老屋,拓展民宿、烧烤等业务,把更多当下流行的休闲方式注入古村,吸引年轻人享受古村慢时光。

    湖南不断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加强古建筑、古村落、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农产品展销馆,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永州浯溪碑林是中国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碑林,现存唐代至民国摩崖石刻505方,字迹历经千年风雨。然而,千百年的雨水侵蚀和风化,也让不少石刻变得肉眼不易辨认,学者研究有难度,大众更难以理解其价值。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石刻被更多人看到,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浯溪碑林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李武望介绍,他们正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数字化修复、二次开发、产业应用等工作,让石刻文化“活”起来。

    “每块石碑我们都要从8个方位进行光照矩阵数据采集,拍摄上百张高清照片,再由计算机经过20多个步骤处理运算,实现痕迹辨识度0.01毫米的高精度数字成像。目前我们已采集了约150方石刻。”李武望说。

    近年来,湖南以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重点,以传统村落文物保护为突破口,构建文物保护创新发展新格局,让陈列在三湘大地的文化遗产、非遗文化,逐渐以真实可感的模样融入民众生活。

    薪火相传  形成红色文旅新优势

    4月9日,一列绿皮火车,身着“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新装”,向前驶去。这是“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载着1000多名高中生,从湘西出发,穿山越岭,奔赴韶山。

    窗外,春草如茵,生机盎然;窗内,师生围绕红色主题,开展红色宣讲、知识抢答、赛诗活动,气氛火热。这列前往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列车,本身也变成了红色“移动课堂”。

    目前,湖南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8个,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整个三湘大地,遍布着灿若繁星的红色地标,宛如一座巨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湖南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富矿”,完善革命文物系统保护格局,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开发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让“湖南红”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夜色中,中央红军牵着骡马,抬着辎重,艰难翻越群峰高耸的老山界。激烈战斗后,在没有麻药和手术工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用木锯为红二军团五师师长贺炳炎完成了截肢手术……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重要标志性工程湖南(汝城)长征文化展示传承馆内,应用多媒体投影进行的场景还原,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场景。

    “自2023年9月试运行至今,我们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汝城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湖南(汝城)长征文化展示传承馆负责人李毓说。

    当前,湖南正聚焦相关革命文物、湖南境内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及重大革命活动相关旧址遗址,进行重点保护。围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所涉革命文物,统筹推进整体保护。同时,强化长征主题文物集中连片保护。

    在“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所在的郴州711时光小镇,游客们仿佛穿越回20世纪60年代,重拾昔日711矿生产者的精神力量。从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沉睡多年的老矿山正蝶变成生机勃勃的红色地标。

    湖南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利用,用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举办纪念活动,持续掀起怀念尊崇英烈的社会热潮。一场场英烈陈列展览,成为弘扬英烈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打造出的湖南“红色资源库”,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光明日报》  赵嘉伟  禹爱华  龙军)

 

当前:1版(2024年05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