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筑牢“团结路” 架起“连心桥”
◎ 巴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瓶颈、夯基础、保民生、增后劲的先导性工程,全力打造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公路网络,以区域“微循环”畅通带动城乡“大交通”提速,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织密公路网

    巴彦淖尔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促发展、惠民生结合起来,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抓手,努力打造“交邮结合”品牌,不断探索和推进交邮合作,切实为农牧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交通与邮政相结合,通过不断优化线路、优化服务、优化体验,让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节点网络共享、末端线路供配、运力资源共用的形式,充分利用客运的‘腿’,借助邮政的‘点’,畅通物流的‘网’,让邮政快件进村有了落脚点、农牧民取件通了专快线,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建成沿边国省干线公路4条,即国道331乌珠尔经巴音查干至北银根段三级公路,全长402.1公里,总投资18.5亿元;国道242甘其毛都至临河一级公路,全长183公里,总投资42.3亿元;国道335呼和温都尔至巴彦努如段二级公路,全长130.8公里,总投资14.6亿元;省道212甘其毛都至海流图段二级公路。国道335公路呼都格至海流图段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了G0616甘其毛都至海流图段高速公路,为沿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全市5个苏木乡镇均已通三级公路,32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全部完工。2023年,巴彦淖尔市完成农村牧区公路升级改造956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11公里、危桥改造89座,完成投资7.16亿元。

    抓好公路管养 凝聚向心力

    刘都灵是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哈哨嘎查牧民,居住在草原深处。每遇到道路损毁,影响生产出行,他就会给市公路养护中心潮格边养队打电话。“只要我们拨个电话,边养队养护人员就会立刻过来维修道路,保障道路畅通。”刘都灵说,“我们家里遇个大事小事,也习惯给边养队打电话求助。”

    从筑养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公路,从边防公路到国省干线……一直以来,巴彦淖尔市交通运输局着力抓好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打造乌拉特草原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形成了线路畅通的边防交通运输环境。在加强日常巡查、做好日常公路养护、汛期排查和桥涵养护等工作的同时,沿线各公路养护道班也十分注重加强与各族群众的团结,深化帮扶工作,为沿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保驾护航。2022年,市公路养护中心潮格边养队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以交通工具为载体 深化宣传教育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我知晓 我支持 我参与”“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巴彦淖尔市以各类交通运输工具为载体,通过在客运班车、公交车体、出租车等车载电视、电子显示屏上经常性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在全市2758辆出租车、484辆公交车、300多辆网约车车身上张贴宣传标语,在汽车站、收费所、机关办公场所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此外,巴彦淖尔市在主要国省干线设置固定宣传点,在国道设置铁艺宣传标语,利用声屏障、收费站、龙门架电子显示屏张贴、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利用门户网站、抖音等新媒体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集中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事迹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当前:B1版(2024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