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暖人心 文明新风沐城乡
——山西省原平市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 芦蕊

 

    近年来,山西省原平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融合,持续开展暖人心、聚民心的实践活动,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原平大地走深走实、开花结果。

    拓展阵地开展多样活动

    “我们开设有柔力球、武术、锣鼓、声乐等17个专业共26个班次,目的就是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就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获得更多快乐。”在吉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今年77岁的校长刘福和精神头十足地向笔者讲述着老年大学的办学初衷。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原平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在范亭广场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在原平市康馨敬老院、图书馆、政务大厅、百盛商厦等设立“原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0个。同时,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在原平市广泛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原平市时光读书会、蓝天救援队、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爱心助学站等志愿服务组织先后入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化运作。

    持续发力培树本土品牌

    为振兴乡村文化,原平市于2008年成立了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散曲社,发起了“乡村文化复兴”农民散曲创作培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通过农民写农民、写农村事、写身边事,展现新时代农村新面貌。据介绍,该项目现有文艺创作志愿者400余人,分布在全市18个乡镇的100多个村庄社区。

    2022年获得山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二等奖的“一对一(结对子)文明实践助学项目”由原平市爱心助学站发起,以“汇聚爱心 助学育人”为宗旨,通过爱心助学站自办的助学网,借鉴电商的模式,帮助成绩优异的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截至目前,共吸纳助学资金2550万余元,接收学习生活用品11万余件,助建11个图书馆,受益人达6.2万人。 “我们更多的是让他们在未来把爱心传递下去,很多学子现在也成为了我们项目的资助人。”谈起自己成立原平市爱心助学站的意义,今年77岁的站长石建华欣慰地说道。

    在原平市,“乡村文化复兴”农民散曲创作培训、“一对一(结对子)文明实践助学项目”并不是该市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的个例。全市403支志愿服务队,3万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打造文化殿堂 助力草根阅读”、“点亮心灯”强心计划、“生命的守护”急救知识普及宣讲等一批具有原平地域特色的品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提质增“颜”新风吹遍城乡

    傍晚时分,走进王家庄乡弓家庄村,一座座大棚林立田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个个让人欣喜的画面,正是原平市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一草一木皆风景,一言一行显文明。近年来,原平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了市级包联单位机制,协助各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使全市乡村环境优美,沟渠河路净化,闲置土地绿化。

    除了环境整洁宜居,村民口袋富起来,让弓家庄村第一书记李晋忠更加欣慰的是村民素质的提升。“以前村民做什么都说钱有多少,现在都在比谁的志愿服务积分高,村民素质有了‘德’的变化。”在弓家庄村,红白事都在红白理事会宴会厅举办,办事周期都是一天,把几百元的高价酒变为几十元的普通酒,不办流水席,每桌酒席不超过480元。杜绝了大操大办现象,在全村形成新事新办,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弓家庄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只是原平市文明乡风的缩影。近年来,原平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多措并举,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组建了市、乡、村三级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369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策理论宣讲820余场次。此外,原平市各村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当前:B2版(2024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