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加快恢复发展势头,假日旅游“热辣滚烫”,休闲街区人山人海,“网红”景点层出不穷……人们用动感的身影证明:旅游已是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我国旅游发展驶上快车道,人们的旅游方式不断涌现出“新样态”,不再专门看山川景点,更多的是凭兴趣而行,追求沉浸式体验,比如开展有文化和有深度的漫旅游、考古游、古建游,以及注重践行环保理念,开展有品质的无痕游,让旅途更加舒适、更有收获。
慢旅游:深入体验文化和风俗
“特种兵”旅游曾经备受年轻人青睐,现如今,不少游客做出与之相反的选择。他们有的住进大理的小院,每天在古镇闲逛、坐在田埂边吹风;有的在成都的老巷子里漫步,感受巴适生活……不考虑景点多少,不特意规划行程,追求随心和无计划的慢旅游为何吸引人?
“逛逛市民公园,沿着明代的城墙走一走,坐在漓江边的咖啡馆和书店门口吹吹风,一切都太惬意了。”最近,肖女士结束了一周的桂林之旅,“慢”是她此行的关键词。
肖女士说,这趟旅途有很多难忘的时刻,例如,在当地人指引下吃一碗美味的米粉,在雨中乘竹筏欣赏青山绿水。“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很治愈,这段旅程后感觉身上的‘班味儿’都少了许多。”
今年春节假期,家住北京的吴先生和妻子到西安旅游,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此行没有打卡著名地标,“而是在西安城里走街串巷”。吴先生认为,一个城市的特点和魅力藏在大街小巷里,需要游客细细感受。“在西安的5天时间,我们到沿街菜市场买菜、做饭,和当地人聊天,还学说了西安话。”吴先生说,此行让他体验到了西安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感受到了千年古都的人间烟火气。
今年5月,山东潍坊的张女士到青岛旅游,她原本只打算去崂山区北宅街道的大崂樱桃谷采摘樱桃,没想到这趟行程给了她意外之喜。“到了才发现,这里不仅有农家宴和民宿,附近村子里还有能画画的咖啡馆,采完樱桃去画画、品咖啡,晚上还能在露营地看星星。”张女士说,这次出行带给她沉浸式的新体验,她现在更喜欢到周边乡村畅享慢生活。
肖女士说,选择慢旅游,是希望让脚步慢下来,让思想和情绪也慢下来,放松身心。吴先生也认为,旅行本是为了放松身心,但以前的很多次旅行,回来后感觉比出发前更加疲惫。
让身体和心灵彻底松弛下来,是一些游客选择慢旅游的直接原因。另外,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管理部负责人战冬梅认为,与“走马观花”式的快节奏不同,慢旅游强调更加宽松自由的行程,游客以适宜的速度寻求旅途的质量,而非目的地数量。这也是慢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
“慢旅游,还包括对一个地域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游客可以选择在一个目的地停留较长时间,沉浸式参与当地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战冬梅说。
短评 >>>>>>>>>>>>>>>>>>>>>
慢旅游对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
◎ 苑广阔
“特种兵”旅游确实让人很有成就感,但未免有些“走马观花”。换言之,“特种兵”旅游更像是为了旅游而旅游,而慢旅游则更像是为了身体和心灵的放松而旅游。
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人们对慢旅游的向往符合现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符合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对于慢旅游的游客来说,他们的旅游方式看似更加随意随心,实际上,对旅游目的地和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旅游接待要求。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服务品质要跟上。以前游客“走马观花”,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服务工作在细节上可能关注不多,但在慢旅游状态下,游客游得更慢,看得更细,对细节自然也就更加关注;其次,慢旅游强调深度旅游和沉浸式体验,旅游目的地应努力完善接待设施,为慢旅游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为游客获得更好的文化和人文体验创造和提供更多旅游产品;最后,旅游目的地和有关部门应积极关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服务问题,维护好一个城市的形象,以此把现在的过客变成“回头客”,并且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考古游:考古工地成旅游胜地
亲历古迹、进入考古发掘现场、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一手拿着洛阳铲,轻轻地刮土切土,一手使用毛刷,小心翼翼地刷掉文物上的浮土……前不久,在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工地体验区,游客们过了一把考古瘾。“这比去景点游玩有意思多了。”从福建带女儿来此游玩的吴颍洛说,这次陪孩子来考古工地,近距离感受几千年前的文明成果,亲身体验考古流程、开考古盲盒,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和大河村遗址三大考古工地同时开放,考古专家现场讲解,游客亲身体验考古发掘和绘制彩陶……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现场,不仅有科普、参观、体验等环节,散落在草坪上的帐篷、招揽观众打卡的摊位、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更是将考古工地变成了度假胜地。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博工作者既承担着考古发掘、学术研究等工作,也肩负着社会传播、让大众共享考古成果的责任,让更多人有机会进入考古现场,实地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来到这里,像是从现代穿越回了历史。”在公众开放日,在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探方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遗址加固作业。穿行在探方外,游客跟着讲解员的步伐,认真聆听发掘进程和成果。作为一处正在发掘中的考古遗址,过去4年,州桥及汴河遗址边发掘、边保护、边建设、边展示,实现与公众共享考古成果。4年来,有约5万人走进这里。这里有专人讲解考古进程及成果,游客还能“围观”考古工作者发掘过程、目睹文物出土过程、体验盲盒“土层寻宝”和“文物修复”的乐趣。为便于公众参观,河南省文物部门还在考古探方上架大棚,四周建栏杆、筑栈道。
河南省博物院文保中心副主任、文物修复师杜安介绍,考古旅游是以考古现场、考古遗址(公园)、出土文物、博物馆等为主要参观对象,在此过程中,游客有机会亲自使用洛阳铲等考古工具制作或修复文物(复制品)。“眼前实物加上通俗易懂的讲解,实证式的中华文明就会呈现在游客的眼前,与纯粹的文化说教大不相同。”
短评 >>>>>>>>>>>>>>>>>>>>>
考古大门要“打开”更要“守住”
◎ 杨燕明
考古游逐渐成新趋势,有其必然性。一方面,近年来,考古等纪录片层出不穷,不断吸引着公众的关注目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断地“出圈”走红,让人们对考古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文化自信大大增强。在这般现实下,考古游走红,自在情理之中。
如今,因为交通越来越便利、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地满足吃喝玩乐、看看山水,而是希望能获得沉浸式体验。而考古游,则是一种沉浸式与参与式的旅游形式,不仅拓展了文化旅游的空间与边界,更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拓展。
当然,考古游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游客素质参差不齐,进入考古工地,会不会给考古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当一些考古工地和遗址品尝到考古游带来的经济红利时,会不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旅游而不是考古上?考古游的兴起,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一些负面影响更需要规避。
总之,考古大门要“打开”更要“守住”。“打开”是为更好地“守住”——通过发展考古游的方式收获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为更好地发挥考古的价值、实现考古的新突破而夯实物质基础。但相关方面还是应将考古和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这是初心和底线,应牢牢守住。
古建游:发现古建城市新风景
去年秋天,小红书的一场“古建冒险”带火了山西,而今年5月至今,福建、山西、河南三省文旅部门联合小红书,发起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自制概念视频《古建是个笨东西》,并落地覆盖九座城市的3条进阶探古线路和配套集章打卡活动,用新奇有趣的打卡玩法,鼓励大家探索更多古建故事,带动小红书平台“搜集古建”相关话题曝光量破2.5亿,运城、福州、开封等地成为新晋热门古建打卡地。
今年小红书的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选择山西、福建和河南,是基于这些城市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古建资源:山西被誉为“地上文物之库”,保存了众多古建珍宝,去年的“山西古建入门指南”选择了入门的晋北线,今年则拓展了晋南线,从大热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一直到永乐宫、解州关帝庙等;福建的福州、莆田、泉州等地有明清古建与宋代木构交相辉映;河南除了龙门石窟,还有繁塔、阳台宫等古迹。古建旅游的“种子”可以在这些目的地开花。
在线下玩法方面,流行的古建集章打卡玩法依旧继续:将知名古建爱好者高赞的古建做成打卡印章,串联起三省九城路线。打卡本上详细介绍每个古建亮点。
为进一步助推当地古建的热度,今年相关社交平台还特别邀约知名博主,前往体验山西晋南线路,提前分享沿线古建内容和打卡本玩法,并以此渗透古建爱好者圈层,让山西等地古建被更多人知道。
在热门话题带动下,多个古建城市在相关社交平台的热度增长迅猛:新晋“网红”运城,搜索同比增加近900%;泉州搜索同比增加近200%;洛阳搜索同比增加近170%;开封搜索同比增加180%;福州搜索同比增长超120%。
在持续超过一个月的古建旅游风潮中,网友的“热捧”不仅提升了当地景点的热度,还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玩法,让原本历史悠久、面目严肃的古建,拥有了生动、趣味的一面,拉近了和当代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其中,避开热门经典路线,分享“小众玩法”的古建“攻略”颇受关注。不仅是小众路线,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静谧之地、鲜少认知的历史典故,也被独具慧眼的网友挖掘了出来。比如有网友发现,在洛阳的白马寺300米旁,还有一座号称“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的齐云塔院;全国最漂亮壮观的山陕会馆,居然在河南……
游客们对“古建进阶”玩法的持续探索,不仅持续让城市旅游的面貌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文旅业态。
短评 >>>>>>>>>>>>>>>>>>>>>
古建旅游“出圈”的流量密码
◎ 付彪
古建旅游持续“出圈”,体现了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也是人们对文物古建的认知有了较大提升的体现。说明今天的游客对古建不再局限于远观,更追求不一样的精神享受与沉浸体验。
有业界专家认为,在旅游产品琳琅满目的当下,会讲故事的产品才能更吸引消费者。解读与鉴赏古建,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艺术审美。这意味着古建的推广,需要用公众看得懂、接地气的语言,而且要找到文物古建与公众的人文情感连接,才能拉近文物古建、历史文化与游客的距离。
推动古建旅游持续“出圈”,不仅要讲好古建的历史文化故事,还要以更多元、更活泼的方式展现古建的魅力。也要在尊重和保护文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文物管理模式。比如,古建游成热门趋势后,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允许拍照传播。对此,山西省文物局“听劝”,把景点原本“禁止拍照”的规定改成“禁止开闪光灯”,在不损伤文物的前提下,允许游客拍照传播。重视听取游客声音,不断夯实服务根基,才能把古建旅游的“流量”变为“留量”。
无痕游:自觉守护美丽的风景
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有这么一群平凡却可敬的人,他们从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出发,行走在大山、森林、草地之间,将“粗心人”遗留的塑料垃圾带走,还山林湖泊一片干净,“我轻轻地来,不留下一点痕迹和垃圾。”
几乎与此同时,一群不同年龄的市民齐聚浙江杭州龙王山腰开展“无痕”行动,他们从巍巍大山里背出了510斤垃圾,装了整整58个蛇皮袋。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北京香山公园首次推出“无痕山林”行动,每日准备600余个环保垃圾袋,在顶峰香炉峰向游客发放。游客将自身产生的垃圾装入袋内,即可在公园东门兑换红叶胸章、书签、便携购物袋等小礼品。
所谓“无痕”,顾名思义,就是不留痕迹。“无痕旅游”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户外运动在国外十分火热,许多人进入森林公园露营。但露营后,他们却将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之后,就有人提出“无痕山林”的户外活动方案,倡导人们在合适的地方行走宿营、适当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少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等。
这就是“无痕旅游”最初的由来。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倡导“无痕露营”出游方式。实际上,不仅是露营,其他类型的旅游活动及相应的服务场所,也应积极倡导推广“无痕”理念,降低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此后,一些地方陆续出台文件,倡导“无痕旅游”,并探索出一系列易操作、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2023年,举世瞩目的杭州亚运会举办。开幕式结束后,可容纳8万人的“大莲花”迅速恢复干净整洁,垃圾被观众随身带走,“无痕亚运”给人深刻印象。
现在,北京门头沟、上海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深圳梧桐山等景区,也在积极推广“无痕景区”理念,倡导人们“无痕旅游”。在西湖景区,也时常能看到中小学生体验“无痕登山”“无痕游湖”,用绿色方式享受大自然。
“无痕旅游”不仅仅意味着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不随意刻画,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和生活态度,要求我们在旅游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旅游体验。
短评 >>>>>>>>>>>>>>>>>>>>>
让“无痕旅游”成为新风尚
◎ 唐伟
旅游活动要达到“无痕”效果,除了要求每名游客要有“人过无痕”的认知外,更要将其真正付诸行动。不过,真正做到全面实现并不容易,这既取决于个人文明素养的高低,更取决于个人和团体的自我约束能力。
很多人在思想上并不缺乏这样的认识,但因为个人文明素养不到位,往往存在明知故犯的破坏行为。比如在公共场所不要乱丢垃圾,这既是公共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文明素质的最低标准,然而个别人却无视道德文明的约束,放纵自己而随意越过“雷池”。这样的人一旦多了起来,对环境的破坏就会变得日益严重。
实现“无痕”对于广阔的高山流水,更具有保护意义。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再美,如果到处都是随意丢弃的垃圾,我们生活与居住的环境将陷入人人自危的“公地悲剧”中。
“无痕旅游”有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令人欣喜,但必须意识到,“无痕”的本质是对公共文明的呼吁和要求。提高公众的公共文明素养,除了强化宣传和引导,利用规则的力量去规范和约束,也是道德与法治的现实课题。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综合自《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