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发挥
◎ 李晨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铸牢,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深远。作为培养青年一代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思政教育,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思政教育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坚持唯物史观教育,融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

    唯物史观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立足唯物史观,带领学生认知和探讨中华民族发展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学习各民族共同参与和推动历史进程的故事,从而加深其对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理解。

    在思政理论课的原有框架下,教育主体需融合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历史进程的宏观理解。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探讨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以及这些贡献是如何共同塑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通过对该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各民族的相互依存性;二、民族关系的历史观照。讲授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内部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在历史关键时期的团结协作,强调多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共同体意识是如何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的;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深入分析近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特别是那些体现民族团结精神的事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种团结是如何成为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的。

    在授课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其理解深度。如实施案例教学,选取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具体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五四运动”或“改革开放”,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事件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与演变的。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历史知识,还能深刻理解民族意识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结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加全面地理解相关历史事件,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民族自豪感则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感基础。思政教育需承担起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任。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包括语言、宗教、艺术、节日、习俗等内容。在思政教育中深入挖掘和传播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以该课程为载体挖掘和融入各类民族文化元素,具体包括:一、语言与文学教育。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导入各民族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并通过文学作品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二、艺术与手工艺体验。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艺术教育,如民族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等,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习民族艺术。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表演,邀请民族艺术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学习民族艺术;三、传统节日与习俗。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族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参加节庆活动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传统节日的活动,如包粽子、制作灯笼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四、文化交流与对话。鼓励学生参加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民族文化节、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增进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能展示并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

    通过挖掘并应用上述一系列民族文化元素,有助于建成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大课堂”,从而通过文化育人的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景式、沉浸式育人场景中越铸越牢。

    三、强化思政实践环节,培养青少年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从而深化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归属感。

    搭建一批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阵地。例如,在学校图书馆设立专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区,收藏有关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的书籍和资料,并以图书馆为阵地,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讲座和展览,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此外,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在民族乡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通过实地考察、互动体验和志愿服务,使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开展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游学,设计一系列红色旅游路线,带领学生和公众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和讲解,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定期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主旋律电影。观影后,可以举办讨论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影的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系列讲座,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通过互动问答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和政策。

    四、运用数字化技术,实施校园“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智能化、智慧化。

    首先要构建网上云课堂。通过整合资源,创建一个集资源共享、在线互动和网络宣传于一体的网上云课堂。该平台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宣传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还能鼓励学生通过在线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学习强国”平台,开发一系列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这些课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通过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手段等,优化教学供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其次,打造虚拟教育场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教育网上场馆和虚拟仿真教学场景,通过模拟真实学习场景,比如进行历史事件重现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现场感和代入感;最后,精准引导与差异化议题设置。通过大众社交媒体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分众化精准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差异化设置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突破信息茧房,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综上所述,在当前多元一体的社会背景下,以思政教育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未来,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同时,引导其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的共融与发展,让学生最终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爱丁堡大学)

 

当前:B2版(2024年06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