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来一碗白玉香
◎ 耿艳菊

 

    屋外烈日炎炎,蝉鸣响亮执着。屋内闷热沉寂,坐在窗口,亦感觉不到半丝清风。等吃饭的间隙,读一本游记,看到一道美食的名字:清补凉,霎时仿佛有风自书页间吹来,顿感清凉。

    再往下看,书上罗列了一串该美食的食材,足有好几行,有些不耐烦。年岁渐长,越来越不喜欢复杂,哪怕是一道美食,也觉得越简单越好。无奈又被清凉吸引,好奇心驱使,到网络查看,还是一大串食材名,且详细介绍了做法。没有看下去,瞄了一眼,记住了这句话:清补凉被誉为“舌尖上的清凉”,曾被苏轼誉为“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看网上清补凉的图片,果然是一碗白玉,又点缀着五颜六色的水果丁,隔着屏幕,亦感到清凉扑面。

    苏轼的诗句甚妙,把一道消暑美食形容得形神兼备,韵味无穷,诗意香融。不过,到底味道如何,这不是我感兴趣的事,但我喜欢“清补凉”三个字,很有夏日风味。凉是夏日里爽心悦目的字眼,除了食物、风、风扇、空调等具体物象带来的清凉之外,还有一种凉,是无形之清带来的,是谓心清、神清、气清。

    “美味劲道的西红柿鸡蛋捞面好喽。”随着欢呼声,小孩从厨房里走出来,左手端着一碗面,右手端着一碗面,欢快地送到面前,一碗给我,一碗给他爸。今日小孩主动要求做饭。我从外面回来时,给他打电话说到超市买现成的面条,他执意要自己做手擀面。

    面条美味,心里也美味。孩子慢慢长大,会为父母做饭了。心中之清畅,之清朗,之轻盈,之轻松,之轻快,如人生一场朗朗好风,既温柔又明净,把焦虑和烦恼吹散,既看到希望,又安抚平生。这一刻,会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会长大,然后成为父母。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为人父母,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子女慢慢成长,然后成家立业。老家有句俗语说,心里干净了。这是在子女们一个个都能成家立业后常说的话。干净即是心清吧。心清,而得人生清凉。

    饭后读《小窗幽记》,卷四集灵篇,读到一则有趣的避暑文字:“结一草堂,南洞庭月,北峨眉雪,东泰岱松,西潇湘竹;中具晋高僧支法,八尺沉香床。浴罢温泉,投床鼾睡,以此避暑,讵不乐也?”避暑此法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但在脑海里想象一遍,“搭建”一番,好像到此草堂神游了一趟,浸润了几丝清凉,是谓神清。

    古语云:“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读书开阔胸襟,无形中就会少计较,少掺和无聊之闲事,与书成为知己好友,日日相伴,神清气爽。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走进自然,走近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心生愉悦。

    大自然里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带给人心灵的治愈,有一种舒缓的清气在草木间流淌,在溪流里欢唱,在山河里徜徉,在阳光中跳跃。

    尤其夏季,万物葱茏,茂盛生长,哪怕路上遇见一棵树,站在树下小憩片刻,似有清气环绕,顿时清凉。

 

当前:B4版(2024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