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不City啊”“好City啊”……近期,不少网友都刷到过这句话。所谓“City”,可以理解为城市化、洋气的意思,用来表达看到许多场景、现象时的震撼、开心、喜悦之情。这句话在网友用中英文混搭地演绎下,配上“魔性”的语调,让“好City啊”火遍网络。
如今的中国城市,各种“City”的设施、传统文化展示和绿色出行的理念刷新了游客的认知。既古老又年轻,既现代又传统,既有先进科技也充满人文气息,既很国际化也很本土化……一句“好City啊”,透露出人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在生活中畅享便捷服务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飞驰的高铁、把外卖直接送到房间的机器人、满街的新能源智能汽车、送外卖的无人机……如何将游客的“流量”变为“留量”?便捷的服务、文化旅游的业态丰富和产品升级是核心。
精准解锁“服务”。从便利化入手,一部手机游、一码通行、一张智慧旅游地图……在各地,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逐渐普及,游客通过一个小程序、一个App,就可获得“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
“这个平台像个地道的活导游。”趁着假期,北京游客张芬和朋友一起到苏州游玩,一边在“君到苏州”平台上寻找旅游目的地一边说,“通过平台,逛园林、游古镇、查交通很方便,还能一键下单酒店民宿。”
“‘君到苏州’智慧文旅线上服务总平台整合了苏州景区资源、服务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等,具备产品购买、分时预约、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游客扫描二维码,便可随时随地、舒心惬意地欣赏美景、体验文化、享受美食。
过去市民游客在景区下单外卖,因景区面积较大、景点分散、园内配送依靠外卖员步行,普遍存在定位难、配送慢的问题。如今,无人机配送成为了旅游景区消费新亮点。
在深圳市世界之窗景区内,美团设置了无人机降落点,从商家出餐到用户拿餐最快5分钟完成,周边3公里半径内商品实现15分钟内配送。在此之前,外卖无法进入景区,游客想点外卖只能到景区外自取。
“我家带娃出游最大的障碍,就是理不清的玩具、奶粉瓶、纸尿裤、湿纸巾、隔汗巾……每次出门都需要带好几个包,还没走多远就累得一身汗,而且还经常会有遗漏。”在世界之窗,带着一家人游玩的秦女士,通过平台给全家点了一份网红奶茶套餐,仅等待了5分钟左右无人机就将奶茶送到手边。更令她惊喜的是,除了网红餐饮,在景区内还可用无人机采购母婴用品,“这样即便忘带了湿巾和奶粉,大家也可以点外卖送来,感觉会方便很多。”
美团无人机运营负责人杨俊伟表示,无人机可以飞越障碍物和拥堵区域,直接将食品送到用户手中,比传统外卖时间快一倍以上,且投递过程平稳,运送过程避免了洒漏串味。“从近两年的运营实践看,用户评价逐步向好,‘火候刚刚好’‘有锅气’等评价在就餐反馈中频频出现。”杨俊伟表示,这种新的配送方式不仅高效稳定,且减少了道路拥堵和碳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在发展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旅游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为非遗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
入夜后,江西万载古城景区人潮涌动,一场“焰火之恋”烟花秀,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当地依托万载花炮制作技艺,不断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形成“逛古城、喝大碗茶、赏花灯戏”的特色文旅品牌。在江西万安县高陂镇田北农民画村,当地打造了集创作、展示、培训、写生、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传统美术类产业基地。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游客可观赏畲族马灯舞、畲族竹竿舞灯等非遗表演。在萍乡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非遗项目湘东皮影戏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
非遗,连接百姓生活,融入人间烟火。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必须做好“历史文化+”的文章。老街区改造提升、古运河综合治理,让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紧紧相融,实现了保护历史文脉与改善人居环境的统一。
连日来,位于湖南常德市的常德河街热闹非凡,徜徉其间,只见一个小伙子把生米、生姜、茶叶等食材放入陶钵,用一根山胡椒棒来回研磨,然后将粉末置于碗中,用开水冲泡——这就是擂茶,是当地招待客人的常备饮品。这项舌尖上的非遗,让人们体验到常德的老味道,也体会到蕴含其中的匠心传承。
放眼常德河街,文化味不止来自擂茶。麻质画、桃源刺绣、常德木雕、花鼓戏……种类繁多的非遗,是常德厚重的文化家底,也是文旅融合的富矿。历史悠久的常德河街,在近年来修复重建后,成为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非遗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已搭建起美好生活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非遗已连接着人们的现代生活,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里,出现在城市大街小巷中,成为文旅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绽放出迷人光彩。
古色古香的咸亨酒店是国内首家以鲁迅文化为主题的酒店,是“乌干菜制作与烹饪技艺”和“绍兴菜烹饪技艺”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基地。作为非遗门店,咸亨酒店“既是酒店,又是景点”。咸亨餐饮以绍兴菜为主体,融百家之长,风味独特、个性明显,是展示绍兴饮食文化、人文特色的重要窗口,是融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的名店。“外地人必到,绍兴人常来”,咸亨已成为品味绍兴美食、体验鲁迅风情的非遗门店。
一座座非遗形象门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方式,如一个个景点,如一幅幅美好画卷,是市民身边的文化。非遗门店辨识度和标识度强,已成为彰显文旅融合、承载“诗和远方”、服务美好生活的诗意文化空间。
在绿色出行中体验城市脉搏
城市漫步流行的地方,往往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城市蝶变之新;既有自然生态之美,又有浓浓人间烟火气。
打造城市漫步空间与城市治理手段的优化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各地着力兴建多种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城市环境,为倡导和推动绿色出行提供了切实的物质条件,让市民和游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漫步,用脚步去感知城市温度。当人们触摸古韵与乡愁,流连于城市山水、时尚新潮,感受满城汩汩流动的烟火气、娓娓道来的历史底蕴时,城市的交通便利度、绿化深度、生活厚度和文明程度也尽显其中。
“每逢周末,我都会选一条线路,慢慢走,一走就是一天。”云南昆明市民陈欣怡近两个月来,已经漫步了多条马路和街巷。行走中,她记录了滇池边的渔舟,拍下了北京路的车水马龙,留存了西山顶上的最美日落,还在呈贡老城区寻找了冰心故居。虽然每一次都走了很长的路,但她觉得每一次都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了新认识。
“城市漫步”,在陈欣怡看来,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旅行方式,也是城市微旅行,就算是在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也能在漫步中,用脚步丈量城市,用眼睛记录变化,用心感受一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对城市产生新的理解。
“有一次我和朋友走了翠湖边的路线,从翠湖公园南门出发,观赏公园里满园的荷花,穿过公园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仔细观看展馆内的展品和史料文字,沿途还经过了钱局街、文化巷,最后走到了圆西路,吃到了地道的烤猪脚。”这条路线陈欣怡心仪已久。翠湖边的人文气息,博物馆里的历史文化,文林街的小资气息,还有香喷喷的小吃,都让她回味无穷。
“以前开车上下班,每次都要1个小时左右,现在我骑车只用半个小时就到了。”家住北京市昌平区龙泽苑社区的王路,是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他说,2019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后,只要天气好,他都会选择骑车通勤。“路两边都是绿植,还有各种景观,骑行路上还能赏风景,特别好。”王路介绍,如今骑行已经成为他和同事们优先选择的通勤方式。“我们属于久坐人群,再不动动身体就更吃不消了,更重要的是,这种绿色出行方式还可以减少碳排放,保证通行时间,真是一举多得。”王路笑着说。
同样,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有良好的绿色出行体验,山东即墨依托墨水河等综合整治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了沿河绿道,串联起公园河畔。很多人因此放弃了自驾出行,而选择了骑行或步行,在休闲、健身的同时还享受到了绿色出行带来的便利以及家门口的绿意。
河南郑州的绿道将全市区、县(市)、乡镇相互连通,串起了市内的公园、游园、公交港湾、休闲驿站,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求。为了方便市民散步、骑行等,郑州还特别为绿道设置了笔直的步道与蜿蜒的骑行道。路上,不仅配有方位指示牌、座椅、公共卫生间等设施,还设立了能量消耗提示牌。而福建福州则大力推动运动慢跑道、休闲骑行道、滨江亲水步道等绿道建设,满足市民绿色出行需求。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旅游报》《光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