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 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谱新篇
◎ 格融

 

    今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建政70周年。70年来,格尔木市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突飞猛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当人们来到格尔木市,装修设计时尚、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十分抢眼,是城市亮丽的文化风景,见证70年来格尔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走进城市书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方优雅的阅读天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这里看书。截至目前,格尔木市有文化馆1个(部颁二级馆)、图书馆1个(部颁三级馆)、博物馆1个,影剧院3个,文化活动公园3处,大型文化广场7处,会展中心1个,城市书房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9个,农(牧)家书屋40个,全市文化服务场馆(站、室)覆盖率达97%。
    丰富人才培养载体
    在格尔木市文化馆排演大厅,人们总是能听到欢声笑语、琴声悠扬,这里举办的百姓大舞台、文化协会交流竞赛、个人艺术作品展等常常吸引市民流连。
    上世纪60年代,格尔木市文工团拉着自制的木板车上山下乡送戏,很不方便。当木板车升级为流动舞台车,剧团如虎添翼,演出的节目也更加丰富。如今,流动图书车、舞台车在乡村穿梭、在老百姓家门口搭台,送来欢乐也送来文化。
    70年风雨兼程,格尔木市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支撑,不断丰富人才培养载体和手段,形成了“专业人才领军、基层干部到位、群众队伍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格局。该市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积极输送全市文化人才出外学习的同时,通过“三区人才”专项服务、“送教上门”、短期聘用等方式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格授课。
    截至目前,格尔木市有专业歌舞团1家、演艺经纪公司3家、“夕阳红”老年艺术团等民间文艺团体13个、艺术工作室12个,“百姓周末艺术大讲堂”、社区广场演出、读书会、文化下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也吸引市民积极参与。
    保护传承特色文化
    在蒙古族毡绣技艺州级传承人叶格吉麦老人的毡绣传习室,各式毡绣作品十分精美。她说:“我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毡绣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
    在格尔木市,人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蝶变。目前,格尔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1处,可移动文物361件(套);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8项,州级非遗8项,市级非遗13项,省、州非遗传承基地8个;蒙古族手工刺绣、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技艺、活动深受欢迎。
    格尔木市打造“山宗水源格尔木 高原梦幻盐湖城”城市名片,成功申报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举办昆仑文化艺术节、玉珠峰登山节、昆仑峰会等品牌活动,创作推出舞台剧《昆仑诗韵》、话剧《筑路忠魂》和“昆仑文化”系列丛书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
    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7月的格尔木,处处柳绿花红、生机勃勃。华灯初上的奥体广场上,跳健身操、锅庄的人群点燃了这座城市的运动激情。
    近年来,格尔木市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格尔木市足球场、笼式足球场和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场地48处、全民健身路径80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据统计,格尔木市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余人,全市初步建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覆盖城乡、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指导有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举办全民体育大会、职工运动会、“民族团结杯”元旦环城健步行、残疾人运动会、“奔跑吧·少年”系列比赛等群众体育赛事,“人人运动”向纵深发展。

当前:A2版(2024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