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广西南宁创新生态环境工作机制
◎ 杨盛 杨玉静

 

    守好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生态环境工作机制,精准施策、智慧监管、高效服务,积极探索出一条企业点赞、群众满意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送策上门”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打破政策壁垒,南宁市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科学推广落实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在南宁的发展信心。

    南宁市在开展好传统政策宣传的基础上,创新利用AI机器人开展政策宣传,把政策精准智能推送给适配企业,大幅提高政策推送精准度和覆盖率。

    政策兑现更高效,南宁市用好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爱南宁APP等平台,整合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惠企政策,形成政策清单,放大政策叠加效应,提高政策申报便利度和兑现率,确保税收优惠、清洁能源补助等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成企业发展红利。2023年以来,给予144家次企业清洁能源资金补助。

    南宁市还在全区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信易贷工作,探索实施“政府+金融+企业”绿色金融政策,上线53家金融机构139款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发生授信金额818.67亿元,服务企业13534户,有效缓解绿色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数字赋能监管

    环境监测安上“千里眼”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年来,南宁市强化数字赋能监管,建好“环保天眼”“智慧大脑”,提高环境监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让环境污染无处遁形。

    建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17个、水质自动监测点位19个,实现环境空气、重点断面等区域自动监测网络覆盖……南宁市不仅构建起城市数字化监测网络,还创建农村污染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并配套开发移动终端设备,录入119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信息,上传运维巡检记录43307条,实现实时化管理。

    对企业污染源的监控是创新监管模式的重要举措。目前,南宁市建立了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成企业固定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点272个,开展在线监测异常数据与企业工况关联分析、污染监测数据趋势预测分析,做到企业异常排污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2023年以来,限期整改自动监测安装、运行不规范问题740个,查处1起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行为。

    既要强监管,也要做好服务。近年来,南宁市执行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的132家企业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主要以自动监控、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开展检查,积极探索包容审慎和柔性执法方式,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2023年以来,共办理10个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不予处罚金额约272万元。

    提升服务效能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南宁市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打通堵点、解决痛点,提高服务效能,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助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环评审批职能改革。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提高审批效率,解决业务不精、审批时限过长等问题。

    开展数字化服务。依托广西“生态云”平台,南宁市与自治区“三线一单”数据共享及应用平台无缝对接,整合地理信息与环境监管数据,解决环评审批业务数据分散等问题,提升生态环境准入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为重大项目快速选址落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2023年以来,南宁市运用广西“生态云”平台累计提供建设项目选址研判服务1623次,形成研判结论925个。

    积极服务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发展新能源绿色产业、创建绿色工厂、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举措,积极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新增6家国家级、4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及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入榜数量居全区首位。

 

当前:A2版(2024年07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