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门管家”绘就善治新图景
——北京市延庆区儒林街道常态化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李维娜 卢丹丹

 

    为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工作,实现社区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延庆区儒林街道贯彻“创文明城区 建美好家园”理念,把楼栋、单元作为社区治理“最小单元”,建立健全善治机制,创新善治方式,汇聚善治合力,探索形成“楼门管家”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传递“儒林温度”,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社区善治局面在街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健全机制 提升善治能力

    儒林街道不断深化“创建+服务”理念,依托“楼门管家”参与社区治理民心凝聚项目,建立健全了选聘机制、关怀慰问机制、表彰奖励机制、荣退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五项机制,延伸服务社区触角,提升社区善治能力水平。

    街道通过住户推荐、居民自荐以及社区指定等方式,选聘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名人”“能人”633名,作为“楼门管家”,为社区提供服务。同时,建立了关怀慰问机制,定期与“楼门管家”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邀请专家辅导,给予赋能提升。

    为增强“楼门管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楼门管家”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街道采取“楼门管家”月度评比、楼门评比等方式,对100个优秀的楼门管家和100个楼门集体进行表彰。对于因特殊原因,不适合当“楼门管家”的,及时运用荣退机制,进行空位补选。此外,街道还从管家安全保障、队伍建设、服务工具配备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切实推动社区治理向纵深发展。

    创新服务 释放善治活力

    儒林街道在首都文明办的精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一楼门一管家”的原则,将创建指标与“社区—网格—楼门”三级网格治理融合推进,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将精细化治理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街道启动“点亮楼门‘微心愿’ 架起幸福‘连心桥’”楼门管家项目,引导“楼门管家”担任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管理“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社区信息“采集员”,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500条,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高效推进。

    针对居民普遍反映的楼门杂物乱堆乱放、环境卫生问题,街道与“楼门管家”共同制定“洁净楼门”“美化楼门”“文明楼门”“和谐楼门”等四步走楼门治理与美化统一行动方案,开展“洁净楼门”活动,打造“一楼门一特色”的楼门文化,解决了社区基础设施破损、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63项难点问题,调动居民参与楼门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和楼门服务的主动性。

    此外,街道每月还组织“楼门管家”开展“我的楼门我做主”“守一份绿地,种一份希望”“红色楼门故事会”等活动,传唱创建歌曲、普及文明知识,不断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形成“邻里互助、自我服务、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多方联动 汇聚善治合力

    儒林街道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创建工作原则,从“楼门”这个居民公共生活的“最小针眼”入手,将“楼门管家”与社区、居民小组、居民等社区治理主体进行整合,串起社区治理千条线,凝聚起创建工作强大力量,唱响新时代社区善治“大合唱”,用实实在在的成效绘就“善治”美好愿景。

    街道以“楼门管家”为骨干力量,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培育孵化,塑造了延庆区儒林街道儒益志愿服务队、延庆区儒林街道居家养老志愿队伍、延庆区儒林街道“五街一路”微管家志愿服务队等10支品牌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500余次,提升背街小巷整治效果,展现文明新风采。同时,为“楼门管家”链接“红色网格”、党员“帮帮团”等社区力量,组织开展“汇聚文明力量 建设美好家园”创建知识竞赛23场,共同探寻社区精细治理、精准管理、高效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摸索出“红色网格”“书记接待日”“便民服务大集”等具有儒林特色的服务群众品牌。

    儒林街道动员“楼门管家”参与“社区议事厅”“网格议事厅”等社区议事平台的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民主协商工作,置顶”民生事、诚心听民声,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身边问题500个,持续提高文化体育、劳动就业、居家养老、弱势群体帮扶等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当前:3版(2024年07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