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村庄院落里的文化墙,引导着群众崇尚文明;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创建评比活动,激励着村民崇德向善;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四川省平武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围绕“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目标,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培养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建设优美环境,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风貌。
移风易俗
找准乡风文明建设“痛点”
桑田插秧、田间拔河、颗粒归仓……日前,平武县高村乡的田野里热闹非凡,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场别具一格的农民趣味运动会正在这里展开,村民们、党员干部、大学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纷纷参与进来,用智慧和汗水,在田野中拼搏、竞技。
近年来,平武县着力打造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每年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送春联等线上线下活动数百场次,惠及群众上万人次;组织文艺人才创作三句半、歌曲等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开展乡风文明宣传教育。歌曲《龙安山河新风扬》、文学作品《山中腊梅香——记“四川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雍成兰》等深受群众喜爱。
与此同时,平武县积极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图书馆、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作用,注入家庭家教家风软文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亲子阅读和家风故事分享会等活动400余场次。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传家风、立家规”主题教育、移风易俗树新风宣传等主题活动10余场次。开展学习欧阳修、王右木、于敏等人物的家风家训故事20场次,制作宣传展板60余块,参与群众700余人次,领略古圣先贤、革命前辈、功勋楷模背后的家庭教育理念与道德风范。
田野沐新风,文明之花开。多元化的文体活动不仅满足了平武县各族群众文化新期待,也让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
文明改革
破解乡风文明建设“难点”
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乡里,全国文明村——平通羌族乡牛飞村通过群众会、板凳会等倡导移风易俗的做法取得了巨大成效。
牛飞村的创新做法是平武县全域推进乡风文明改革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平武县连续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涉农整合项目,落实乡村振兴县级衔接资金210万元,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5个,在村(社区)全覆盖推广“红黑榜”“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制”、弘扬身边好人等乡村治理模式。全县178个村全覆盖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将文明乡风、家风传承、基层治理等理念融入村规民约,巧用“积分制”走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围绕破解乡风文明建设“难点”,在村规民约建设的基础上,平武县还逐步构建起了道德评价体系和乡风监督体系。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和文明乡风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的同时,对村民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方面的实践进行评议。
“村规民约、道德评价体系以及乡风监督体系形成一个闭环,为平武落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路径。”平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将不断有所创新并积极吸收城市文化乃至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针对乡村建设中的“痛点”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育”“选”并举
疏通乡风文明建设“堵点”
在平武县高村乡,随处可以看到房屋墙壁上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宣传画,无论是游客还是村民,只要路过,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的浸润。
而这些宣传画更是在村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此引领下,高村乡先后涌现出多个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争做知礼明德好群众的氛围也日益浓厚,一大批乡村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切实推进了村民自治以及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不仅如此,平武以文化院坝、密集院落为载体,集中制作了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的宣传画和展板,向群众传递正能量;农民夜校、院落会、坝坝会邀请“道德模范”“致富能手”从自身角度宣讲党的二十大以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等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育”出了新农民。
同时,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平武县各地深入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3个、文明单位2个、最美家庭7户,市级及以上文明单位42个、文明校园11个,市级文明村镇30个,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创建占比达91.86%。
乡村美,首先是乡风美。乡风文明的提升不仅改变着乡村生态面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更是唤醒乡村文化复苏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文明振兴的大潮中,平武县乡风文明建设将有更多好故事上演,平武前进的步伐也会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