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宜君县: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 宜君文

 

    近日,笔者走进陕西省宜君县五里镇榆五川,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道路、清澈的河水、整齐的房舍,白云、绿水、青山、青纱帐与一块块光伏板、一座座蔬菜大棚交相辉映,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宜君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文明实践  推进移风易俗

    宜君县鼓励和引导农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议事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村庄清洁、移风易俗、和谐善治等方面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敢说“硬话”、乐于奉献的乡贤能人吸纳到“四会”中;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作用,深入挖掘好家风好家训,着力构建互帮互爱、守望相助的新乡风;制定了《宜君县移风易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广泛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文明实践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宜民讲习所全面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实践的活力。

    此外,宜君县还拓展“实践所(站)+小院”文明实践新模式,针对性培育“秦腔唱响新思想”“助农育苗聚民心”“匠心传承育新人”“明红说事”“小板凳红色宣讲”等志愿服务品牌,促使志愿服务工作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精准服务,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社会新风。

    文明培育 构筑时代新风

    宜君县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组建成立“理响宜君”理论宣讲团,用“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语言,在各领域开展分层分众宣传100余场次,通过“课堂讲、实地演、有声读、线上学”的方式,让鲜活透彻的思想理论入脑入心;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通过录制诵读视频、排练文艺节目等方式,把“大道理”分解成“小菜单”,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

    同时,积极开展铜川好人事迹巡展活动和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诚信村民”等评选表彰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事迹,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优秀品质,让这些好人模范成为鲜活的“价值观”、最美的“代言人”、最强的“软实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推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中国好人”4人(组),省级道德模范、“陕西好人”20人,市级道德模范、“铜川好人”77人,县级道德模范、“宜君好人”208人,表彰“好媳妇”“好公婆”“诚信村民”等新时代农民先进典型110人。

    文明创建 绘就幸福底色

    宜君县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坚定勤劳致富信念,带领群众向上向善;坚持文明创建与整治人居环境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温馨健康的人居环境;文化广场、主干道,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建设、绿色环保等主题公益广告,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4个、市级文明乡镇4个(含街道办事处)、市级文明村32个、县级文明乡镇2个、县级文明村70个。

    接下来,宜君县将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振精神,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当前:B3版(2024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