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文博服务体系——
让游客在博物馆里“清凉一夏”

 

    编者按

    暑期,博物馆热也跟着升温。精彩纷呈的特色展览和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让大众在这一文化空间里有了更丰富的收获和更美好的体验。然而,在这火热的同时,诸如一票难求、讲解混乱等问题也浮出水面,这让炎炎夏日中原本期盼的清凉之旅变得不那么尽如人意。

    如何打破这些困境,打造一个让人生理和心理都“清凉”的文博服务体系成了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期话题将对此予以关注,希望能与读者一同探讨,共同寻找让人身心愉悦的博物馆参观新模式,让这个暑期真的能够在博物馆里“清凉一夏”。

 

    开放篇

    “夏令时” 应成公共文化服务标配

    ◎ 张涛

    每逢暑期,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等文博场馆都会迎来客流高峰。传统的开放时间,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参观游览需求。不少游客反映,由于闭馆时间较早,观展时间格外紧张,特别是下午没逛多久就临近清场,只能走马观花。“博物馆能不能晚点下班”的呼声高涨,反映出百姓精神文化需求与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延时开放,进入“超长待机”模式。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场馆纷纷推出延时参观服务,增加预约名额。中国园林博物馆则推出“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观众可在博物馆夜宿,24小时参观游览不同时段的园林之美。延时服务,让更多的公众能够走进这些文博场馆,也让人们有更充裕的时间慢慢参观,在松弛舒适的氛围里汲取文化滋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尤其在“文博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游客选择“文化游”,流连于千年文物、百年古建、古典园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假日期间访问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各类非遗项目,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游客占比高达87.9%。如何更好呵护这份文化出游热度,满足广大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现实问题。

    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倡导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加强服务供给。今年7月1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出台《关于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云直播、云教育以及流动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延时开放,不妨先从暑期开始。过去,我国曾针对夏季的季节特点实行过“夏令时”。如今,面对暑期公众文化消费需求井喷的情况,“夏令时”应成公共文化服务标配。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应积极采取错时、延时服务举措,以新的服务时空与群众文化生活“对表”。

    “夏令时”不仅是服务时间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服务内容和产品的精准配给。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文博场馆通常要求安静观展。而今年暑假期间,北京天文馆各个展厅热闹非凡。天文馆推出了体验“月面行走”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活动,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属性,丰富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参观体验。暑期游以家长带孩子出游为主,各地文博场馆应结合自身实际,针对青少年推出特色展览、主题研学活动,真正让文博场馆成为“第二课堂”,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双向奔赴。

 

   讲解篇

    疏堵并举治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

    ◎ 钱立功

    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不少游客选择花钱购买讲解服务。然而,“价格高”“讲解不专业”“无故取消讲解服务”……非馆方讲解引来吐槽不断,引起社会热议。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不退,参观者络绎不绝,部分热门博物馆更是人山人海,甚至一票难求。游客人数增加导致博物馆讲解供不应求。由此,出现了不少机构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在博物馆内开展非官方认证的讲解或组织研学教育活动。

    由于非官方认证的讲解缺乏正规的培训、考核和相关制度的规范约束,讲解时间缩水、价格高、随意悔约、虚假宣传误导游客等乱象屡禁不止。特别是有的讲解员讲解不规范,在讲解过程中大量穿插未经考证的秘闻、野史,甚至讲黄段子,违背历史真实,对参观者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认知偏差和历史误读,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历史图像和器物,都必须经过“破译”,才能具有相应的意义。所谓“破译”就是生动、翔实地进行讲解,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游客在讲解员的讲解中了解历史、学知识、受教育。讲解员规范讲解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学生,讲解好也是对未来负责。所以,必须理直气壮地对非馆方讲解乱象说“不”,不能任由其破坏市场秩序,更不能任由其戏说历史、歪曲史实。

    出现各种乱象,主要原因还是博物馆讲解力量不足,给了非馆方讲解可乘之机。要解决馆内讲解力量不足与游客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博物馆要抓自身提升,不断提高自身讲解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讲解服务数量和质量。积极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公众的体验感。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出智能语音导览、二维码介绍、虚拟讲解、云讲解等自助讲解方式,为观众提供便捷多样的讲解服务,弥补人工讲解供给不足。加强讲解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素质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

    各地博物馆应发展壮大志愿讲解队伍,通过与高校、社区、历史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建等方式,把历史知识丰富、热心服务游客、讲解能力佳的志愿者吸纳到讲解队伍中来,构建多元讲解服务团队,制定规范,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加强监管,为游客提供优质讲解服务,缓解馆内讲解力量不足。

    历史需要敬畏,讲解要有章法。相关部门和博物馆要立规矩,加强监管,严惩违规行为,坚决纠治非馆内讲解乱象,不能让非馆方讲解员信口开河、亵渎历史,误导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切实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参观学习环境。

 

    交流篇

    文物“出差”,文创亦应同行

    ◎ 张国栋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记忆。近些年,随着公众对历史文化兴趣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文物不再局限于本地博物馆,而是开始“走出家门”,通过巡展、借展、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在中国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出差”,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不同地域文化的桥梁,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增进对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换言之,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出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其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在异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当今的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已不再满足于能在家门口一睹文物固有的风采,而是还想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以及“派生”出的内涵或“附加值”。这说明,当文物“出差”时,不应只是简单地把文物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供游客观赏,而是还应精心设计和安排,做到携手文创产品一同前行,要让这些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如同一座座桥梁,巧妙地将古老文物的深邃故事与现代年轻人的兴趣点紧密相连,让年轻群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聆听那些沉睡千年的故事,从而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助力文化自信。也只有这样,文物“出差”才更具意义和价值。

    此外,文物“出差”无论路途远近,都必须根据《文物运输包装规范》,来保证文物的运输安全。到了目的地,也必须按照相关管理法规,确保文物安全无恙。同时,文物“出差”也是有时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借展的时长规定最长不超过三年。这一点问题不是太大,但期间对文物的保护必须跟上,毕竟换了地方,“水土不服”不是没有可能。

 

    供给篇

    增加供给应对观展热潮

    ◎ 文荣

    当前,部分文物展览引发了一场“一票难求”的现象,展览门票销售一空的情况屡见不鲜。上海博物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表明人们对文化遗产和古文明的热爱与追捧。然而,伴随着瞩目的展览也带来了“一票难求”的问题。供需矛盾如何破解?这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从博物馆和展览主办方的角度来看,可以考虑增加展览的场次和规模,延长展期,增加展览的观众容量,以满足更多观众的参观需求。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在线售票系统、提前预约制度和分时段参观等方式,提高参观效率,缓解现场排队和门票紧缺问题。另外,适时推出巡回展览、数字展览等形式,让更多地区的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文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观众也可以在行为上做出调整。可以通过选择非热门时段参观,尤其是平时的工作日,来避开高峰时段。这不仅可以缓解供需矛盾,还能提高观展的舒适度。此外,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可以加大对博物馆和展览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机构扩大规模,增加观众容量,提升服务水平,从制度上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对于文物保护和观众安全来说,展览门票供需矛盾的破解同样需要综合考虑。博物馆和展览主办方要加强对展品的安全保护和管理,确保观众的参观安全,保护展品的完整性。观众也需要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自觉遵守参观规定,共同维护文物展品和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拥有180多万件藏品,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透露,实际展出的藏品仅占全部藏品的不足1%:“不是没有家底,也不是不展示,是苦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来展示宝贝。”因此,应加大供给,以主题展览将曾经活在大地上的文物展示,让古文明在博物馆中“活”起来,让更多馆藏文物得到展览展示,让更多的文物和其代表的文明得以在社会公众中普及和传播。

    总的来说,解决“一票难求,供需矛盾”需要博物馆、观众和相关部门多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更多的举措和合作,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古文明的热爱和需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展览不仅是文化和艺术的盛宴,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希望未来在供需矛盾的破解上能够有更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拓展篇

    建好乡村博物馆,以乡土文化浸润人心

    ◎ 周慧虹

    乡村博物馆是记录乡村沿革、在地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提升,博物馆在乡村正快速崛起。一个个有看点、有特色、有品质、有新意的乡村博物馆,守护了乡村文化根脉,活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旺了乡村产业发展,厚植了精神共富沃土。

    在浙江省安吉县,安吉竹博园里人们尽情享受中华6000年竹历史、竹文化的熏陶;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信家村黄金玉米博物馆里石斧、铁镰、木爬犁各类农具摆放齐整,有些农具还可供游客操作体验;在山西省长治市,以“红色”“古色”“绿色”为基础,一座座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应运而生……

    乡村博物馆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乡土记忆“唤醒”的过程,文化自信激活的过程,共同体意识强化的过程。从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多数乡村博物馆都是依托当地资源,由当地人通过种种方式建设起来的。人们在参与乡村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有机会得以重温一代代人的生活轨迹,重新认识传统民俗和文化气象的魅力和价值,在对文化根脉的追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激发出创造新生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座博物馆建成不易,而不断运营发展更是不易。目前来看,许多乡村博物馆建设时间不长,管理运营机制尚在探寻当中,意欲实现其长久、良性发展,就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需要通过政府资助、社会捐赠、村民自筹、专项资金运作,等等,使乡村博物馆有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经费予以支撑。与此同时,还有必要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周围其他博物馆成立联盟,互通有无等多种途径,提升乡村博物馆运营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博物馆的内涵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乡村博物馆不仅要“建起来”,而且最好能够“火下去”。这就需要用好现代科技手段。据悉,浙江省文物局上线“乡村博物馆地图”小程序,涵盖路线、展览、活动、风物四大板块及全平台检索服务,串联沿线乡村博物馆、旅游景点、餐饮美食、酒店民宿。像这样既方便参观者游览,又能有效“引流”的双赢举措,值得深入借鉴。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乡村博物馆+”新业态势所必需,乡村博物馆的管理运营者有必要统筹周围旅游资源,通过文旅融合策略,将博物馆游览与周边自然风光、特色民宿、农产品销售等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探索“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新链条,以当地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博物馆新亮点,为其持续“火下去”创造条件。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相比城市或综合类博物馆的“高大上”,乡村博物馆虽然显得有点小、有些“土”,但只要实事求是善于运营,保持高品质、坚持特色、扎根乡土,就能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使乡土文化更好地浸润人心,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当前:B4版(2024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