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四十多年的心愿
◎ 韦健华

 

    到了杭州,我最想去的地方不是西湖,而是钱塘江大桥。

    这还得从小学的一篇课文说起。20世纪70年代初,我上小学时有一篇介绍解放军战士蔡永祥奋不顾身勇救列车英勇事迹的课文,我们从课文上知道当一列满载旅客的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风驰电掣地驶上了钱塘江大桥的铁路桥时,在大桥南岸执勤的蔡永祥借着列车灯光,突然发现距桥头40多米的铁轨道上横放着一根又长又粗的大木头,在这紧急关头,蔡永祥置生死于度外,迎着列车飞奔而上,奋力抱起那根大木头冲出铁轨,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桥损的重大事故,但年仅18岁的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蔡永祥的事迹和课文里他抱起那根大木头在火车头前跃起冲出铁轨的插图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学时就被蔡永祥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与激励着的我,从那时起就有了到钱塘江大桥缅怀他的愿望。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愿望一直没能实现。这次到了杭州,越来越强烈的愿望让我迫不及待地走上了去“实现”的行程。

    周末的早上,我按早就打听好的路线登上了开往钱塘江大桥的公交车。公交车在行进中,我眼望着车窗外,脑子里浮现的是自己想象的钱塘江大桥以及蔡永祥在桥上勇救列车的情景,心早就飞到了钱塘江大桥边。过了八九个站,司机告诉我,钱塘江大桥到了。刚才在车上我向司机打听去蔡永祥的墓地在哪里下车,司机才三十多岁,不知道他有没有学过蔡永祥的事迹,谁料他不仅知道蔡永祥,还在知道我要去那里后对我多了许多热情。我想,这是身为安徽人的蔡永祥用他的英勇行为让杭州人民深深记住了他。司机很专业地建议我到钱塘江大桥的南端下车,然后走回桥北。

    我就按司机的建议在钱塘江大桥的南端下车,然后往回走。我最早知道并记住这钱塘江大桥就是在蔡永祥勇救列车那一篇小学课文里,从那时起钱塘江大桥在我的脑海里就不是一座桥,而是与蔡永祥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故事”与丰碑。这几十年来,我只要一想到“钱塘江大桥”,第一反应就是蔡永祥与他抱着那根大木头跃出铁轨的英勇形象。所以,我此时走在桥上,除了在桥栏边领略一下大桥的雄伟,更多的是想看看蔡永祥跃出铁轨那个地方,当然,我更多地还是想去蔡永祥的墓地看看。

    快到桥头,我在守桥武警战士的指引下向桥头左边的月轮山望去,站在这个位置往左边望去恰好能透过树林看到一个白色的塑像,虽然还比较远,但从那抱着木头往外冲的形象我就知道那是蔡永祥的塑像;这形象,我在小学时的课文中不知看了多少次,在我这次来浙江前也在脑海里闪现了不知多少次。我就直奔那塑像而去,听说别人多是先到路边上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看了才去看塑像,而我是先奔塑像而去。塑像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我看清楚了,那是蔡永祥烈士的墓,墓上那汉白玉的塑像就是他当年抱着木头冲出铁轨那一刹那的英勇形象。塑像上刻着“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烈士”几个大字。四十年前就有了追寻英雄故地愿望的我,在四十多年后终于实现了在心里埋藏很久的愿望,此时的我已说不出有多激动,眼睛也湿润了!

    我久久地伫立在蔡永祥烈士的塑像前,想着那篇小学时的课文,仿佛回到了小学时学习的场景,仿佛又看到了蔡永祥抱着那木头在列车前跃起冲出铁轨的情景;此时,我一次又一次地看着蔡永祥的塑像,那情景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眼前“放映”,眼前这塑像让蔡永祥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更加高大了!如果不是心中有一种精神转化成强大动力,他根本就不可能抱起那根大木头并做到英勇地一跃。

    人人都敬慕英雄,这个时代就会有更多的英雄。——我想,许多人跟我一样,都是这样想的!

 

当前:B3版(2024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