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文化人的基层德治新模式
——辽宁铁岭市以“幸福自习室”助推基层治理工作
◎ 王心

 

    社区里,40多名普通居民围坐在一起,大家就“家庭、家教、家风”这一主题分享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听别人的故事,反观自我,活动现场人们有时泪眼蒙眬,有时笑声阵阵,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与智慧来调整认知、解读生活。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这样的场景在辽宁铁岭数十个社区反复上演,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幸福自习室”。

    如今在沈阳市和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济南市,在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医院……相同形式的“幸福自习室”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在不同的场域不断生根发芽,这一原创于辽宁铁岭的社会公益品牌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已形成了跨地域、跨领域发展态势。

    以家庭建设小切口实践社会治理大命题

    2020年5月,“幸福自习室”第一期推出。“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像开会一样坐在一起,然后有一个主讲老师在台前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来是几位主分享人分别发言,再后来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坐在一起,不分主次,真诚表达,相互分享。”幸福自习室项目策划人、铁岭市母亲教育中心负责人柴智介绍道。“幸福自习室”是一个由政府主导、公益组织实施、社区落地的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学习项目。自创办以来不断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先后14次迭代升级。柴智说:“我们在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的形式去影响个体、影响家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多年前家里突遭变故,人生迷茫之时,单亲妈妈王亚菊走进“幸福自习室”,学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和方法来解读、看待生活。最终,她也成为志愿者,将幸福自习室开到了自己生活的小区。

    在“幸福自习室”里有许多平凡人的故事被讲述。儿媳妇向曾经针锋相对的婆婆道歉认错,婚姻亮起红灯的夫妻重新牵手,唠叨的妈妈和青春期的孩子和解,每个人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故事时是心灵的解压,每个问题解决的背后,他们看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耕读传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心灵和家庭的滋养。

    幸福自习室的独特效果源自“真”。“家庭建设是永远的主题,所有学员讲述的均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和家庭中的真实故事,不做作、不掺假、讲真话,所有分享人平等坐在一起,去掉一切身份标签,自由发言,所以在分享互动中极易产生集体共情,从而在调整认知、重塑三观、明理修身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改变力量。”柴智说,该项目自启动至今,已经累计开展活动1102期,孵化了43个基层组织,参与学员近4.1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近5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6000小时。

    公益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如何将“文以化人”的时代任务扎根于基层实践、如何将“五位一体”中的文化建设落地于社会治理,如何用社会公益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正是“幸福自习室”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2022年,铁岭当地婚姻登记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向“幸福自习室”项目求助,希望能帮助化解婚姻矛盾,此后50余对处于离婚冷静期夫妇来到“幸福自习室”学习,听了许多志愿者和普通参与者真诚分享的家庭故事后,他们改变认知,实现复合。上访户来到这里后决定息访、涉罪青少年及父母在这里改变人生态度、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也来到这里释放压力,项目被许多人亲切地形容为“情绪减压舱”“矛盾调节阀”“能量加油站”“心灵洗澡堂”“生命返修场”。

    “幸福自习室”在不断迭代升级过程中,与当地组织部、宣传部、信访局、民政局、教育局、工青妇、开放大学等分别在基层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信访“三到位一处理”、婚姻家庭辅导、家校社协同育人、社区教育等领域展开合作,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作为党政手臂的补充和延伸作用。

    未来,幸福自习室项目将进一步打造行之有效的家庭文化建设实践模型,做好孵化工作,通过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继续探索“家国同构”的中式路径。

 

当前:3版(2024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