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宁夏中卫市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张泽华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城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中卫市成立了环境空气质量深度分析专班,形成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一体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防联控攻坚体系。水生态环境方面,中卫市持续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黄河干流、清水河、红柳沟及5条主要排水沟的排污口核查,清理取缔排污口28个。在推进净土保卫战中,中卫市加强固(危)废规范化管理,对32家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隐患开展专项检查,更新确定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25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土壤环境总体安全稳定。

    聚焦排污权、碳排放权改革工作,中卫市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引导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汇聚,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2023年10月,中卫市泰和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卫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租赁协议,中卫市泰和实业有限公司将14吨二氧化硫闲置排污权以租赁的形式出让给中卫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这一举措让中卫市率先在全区完成排污权租赁。

    “我们公司今年因生产波动,产生14吨二氧化硫排放的缺口,此次租赁解决了公司二氧化硫排放的燃眉之急,保障了正常生产。”在签约仪式现场,中卫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我们进一步规范排污权交易主体资格审核管理,打通企业间双向交易通道,搭建排污权高效流转的‘桥梁’,让排污权改革在中卫市走深走实。”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吴元雄说,闲置排污权指标通过租赁获益,为盘活闲置排污权提供了新思路,按照高于市场平均价进行交易,也充分体现了“谁排污谁付费、谁减排谁受益”的市场机制。

    自排污权改革以来,中卫市核定政府储备权122家,将2343.53吨二氧化硫、810.16吨氮氧化物、242.4吨化学需氧量、63.69吨氨氮纳入政府储备权。组织开展排污权竞价交易83笔,交易二氧化硫69.03吨、氮氧化物155.60吨、化学需氧量124.7023吨、氨氮11.64吨,交易总金额265.95万元。探索开展排污权租赁,完成全区首单排污权租赁,盘活14吨二氧化硫闲置排污权,将企业的“沉睡资产”转换为“价值资产”,促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中卫市着眼碳排放权改革,建立健全宁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法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山川之间,黄河两岸,处处蕴藏无限“风光”力量。沿着腾格里沙漠一路向前,一块块光伏板纵横交错,一眼望不到边的深蓝色光伏组件,汇聚成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蓝海”。这就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由龙源电力宁夏公司负责分两期实施,一期100万千瓦时于2023年4月26日全容量投产,年发电量达18.1亿千瓦时。目前二期北区100万千瓦项目330升压站已完成全部土建和设备安装工作,全面进入设备试验与调试阶段,光伏本体组件正在安装。

    “首期300万千瓦光伏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57.8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1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6万吨。”龙源电力宁夏公司设备维保中心主任工程师潘战国说,项目以建设“绿色能源+生态治理”为核心目标,将组件中心点离地距离提升至3米,为生态治沙和板间种植留足空间。

    除了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中卫市还全面做好自治区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两园两基地”,建设一批农光互补、林光互补、屋顶光伏等“光伏+生态”立体开发示范项目,努力打造宁夏清洁能源制高点。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52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00万吨以上。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中卫市将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继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描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生态画卷,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态福祉。

当前:B1版(2024年08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