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市 以人为本推动文明实践可感可及
◎ 钟云强

 

    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有效解决群众参与文明实践不方便、不高效、不满意、不主动问题。

   贴近“人群”建阵地

   提升实践精准度

    依托景区景点、公交站台、公共文化设施、行业服务窗口、乡村茶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文明实践综合体、街区17个,打造文明实践城市走廊、精品研学线路20条,延伸建设甜城悦读书吧、甜城宝贝屋、乡村文化院落等阵地1000余个,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和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80个。

    组织789个文明单位参与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挂点联系和结对共建,借势借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村面貌改善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阵地服务功能。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所、站,夯实文明实践主阵地,使群众参与选择性更多、便利性更强。

   精选“人员”强队伍

    提升运行加速度

    组建以党员干部为核心、行业专家为支撑、基层群众为主体,数量充足、领域广泛、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队伍6980余支。

    立足政策可信,配备文明实践专管员,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驻村干部等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立足专业可信,组织卫生、司法、农技等16个行业部门从业者和专业社工组织等结对或驻点服务;立足身边可信,动员本地道德模范、退役军人、网格员、“五老”乡贤、文化人才、致富能手等群众“身边人”,发挥有威望、有文化、有情怀等优势,组织群众共同参与活动策划和阵地管理,实现力量有效整合,文明实践效率大幅提高。

    紧扣“人心”办活动

    提升服务满意度

    通过网络平台点单、入户调查走访等方式,摸清群众需求。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政策宣传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移风易俗等群众关注热点,实施理响甜城、德耀甜城、文润甜乡等7大文明实践项目。构建“金融+文明实践”“税务+文明实践”“文旅+文明实践”等文明实践“矩阵”。

    围绕“党的声音进万家”“乡风文明微讲堂”“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保护”“倡导文明婚俗”等30余个主题,年均开展活动8.2万余场,服务群众350万人次。

    打造“一地一品”“一部门一特色”理论宣讲品牌,培育“范长江流动大讲堂”“非遗小集市”“甜蜜内江·家课堂”等品牌项目80余个,确保工作针对性更强,群众获得感更足。

    汇聚“人气”优供给

    提升群众参与度

    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内江文明网以及各新媒体平台,上线“内江好人馆”“感动内江 德耀甜城”“网络中国节”“文明实践我行动”等8个栏目,将文明实践向网络空间拓展,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

    创新讲理论政策、听模范故事、逛云上展馆、诵家风经典、评身边榜样、传非遗文化等形式,丰富群众多元化参与渠道和多样化实践体验。通过展演《彩楼记》《塘河嫁》等移风易俗文艺剧目,举行“以爱之名 甜城有囍”“5·20共植爱情树”等集体婚礼,推广“文明积分”“红黑榜”,寻找“甜城读行者”,唱响“筑梦甜城·全民K歌大赛”等,降低文明实践参与“门槛”,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当前:B2版(2024年08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