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县 让垃圾分类走“新”更入“心”
◎ 郭军 段娇

 

    以前,垃圾收集设施设计不科学、投放不方便,有些投放点“爆桶”频率高;群众对垃圾如何分类分不清,混投乱投现象严重……针对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湖北省竹溪县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少花钱、多办事、重实效”原则,努力让垃圾分类“百姓易接受、方便操作”,持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投放设备试点先行

    2020年,竹溪县将城关镇鼓楼社区政府机关大院小区作为全县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投放智能垃圾分类服务设备,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可获得奖励积分,积分能兑换成日用品。

    此后,该县推广试点小区经验,在越来越多的小区投放智能垃圾分类服务设备。截至目前,该县县城已建设垃圾分类亭1000余个、集中分类投放(站)点1500余个,基本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覆盖。

    在农村,该县确定兵营镇四条沟村为垃圾分类先行试点村,在该村召开现场观摩会,推行“四分法”和“十有”模式。2021年,该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竹溪县积极推广试点村经验,为各村配备新能源垃圾分类收运车90台、240升垃圾分类四色桶20000个、户分类(干湿)垃圾桶50000个、垃圾分类站(亭)1800个,建设垃圾分拣房(中心)和沤肥池(点)450个。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针对县城小区垃圾分类难题,该县以“红色物业”全覆盖为基础,采取3种模式推进县城284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其中,专管型小区依托市场化物业公司做好垃圾处理;自管型小区依托部门单位主导发动居民“共同缔造”;托管型小区依托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由居民自治共管。

    今年以来,竹溪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在县城居民小区推广“撤桶并点”和“两个袋子”对应两个颜色垃圾桶分类方法,合理布局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收集(站)点,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和居民生活品质。

    在农村推广简单又实用的“一坑两桶三上门”分类方法,即为每户村民配备2个垃圾桶,分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将易腐(厨余)垃圾堆放到沤肥池(坑),发酵后转化成为农田肥料;三上门即村组保洁员上门宣传,村组保洁员上门有偿回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村组垃圾运输车定时上门收集其他垃圾。

    科普宣教营造氛围

    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变废为宝跳蚤市场、废物利用创意手工、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为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竹溪县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五进”活动,营造全时、全域、全覆盖的宣传氛围。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小区。竹溪县实验小学让垃圾分类知识进入课堂,在学校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收集各班的废旧纸张、易拉罐和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售卖的资金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发放给学生,鼓励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竹溪县还建设了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公园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在保留原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植入垃圾分类元素,将废弃物资做成盆栽、把建筑垃圾做成创意小品设施等。该公园还设置了充满童趣的垃圾分类主题游乐空间,成为中小学研学基地和垃圾分类“沉浸式”体验宣传教育阵地,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垃圾分类走“新”更入“心”。

    如今,竹溪县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铺开,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达标村)153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2个。

 

当前:3版(2024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