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APP自动续费了吗?
◎ 本报记者 罗园

 

    在APP上明明只开通了一个月的会员,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自动续费;一些APP卸载后,自动续费功能也不会被关闭;想要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却找不到关闭选项……近年来,“关闭自动续费功能仍被扣费”的话题不时引发热议。造成APP自动续费的原因有哪些?APP自动续费又有哪些陷阱?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  消费者遭遇自动续费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受访者都有过被APP自动续费的经历,而经常出现自动续费的APP主要包括音乐、视频、运动健身等内容类APP,以及网盘类和文档、扫描等工具类APP。

    采访中,四川省成都市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开通了一个月的某运动健身APP会员,由于中途怀孕,她不得不暂停了健身计划,并随之停止了使用该APP。令人意外的是,数月之后,她在核对账单时发现,该APP连续数月扣除了会员费用。

    “我最初以为是误操作,但仔细回想后意识到,可能是首月开通会员时,页面上默认勾选了自动续费选项,而我当时并未仔细查看,这个‘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了。”这一经历让周女士深感不满,她认为APP平台在自动续费设置上缺乏透明度,“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扣费。”

    记者注意到,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8月14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APP自动续费”关键词,发现相关投诉已超过1.83万条。其中,一位用户反映,她免费试用了7天某图片处理软件,但到期后在没有任何消息提醒下自动扣费128元,属于强买强卖。也有用户表示,在购买了1个月19元的某APP会员后,未使用却遭遇了7个月的自动续费扣款,而扣费提醒只在APP内显示。还有用户在某短剧APP花费0.1元购买一小时体验服务,输入手机号后却被激活会员,遭遇自动扣款30元……

    APP自动续费,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面对这一普遍现象,消费者们纷纷呼吁加强监管,要求APP平台在自动续费问题上更加透明化、规范化。

    原因  自动续费套路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但不少APP都没有做到“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用户想取消自动续费也没那么便捷。一些APP即使卸载后,自动续费功能也不会被关闭,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被扣费。

    采访中,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投诉部主任彭欧总结了造成APP自动续费的五个原因。“一是低价诱导开通。商家以首月低价吸引消费者,但未明确告知随后会自动续费以及续费的实际费用,导致消费者在不完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决定;自动续费条款不显著,消费者很容易忽略这些信息,从而在无意中同意续费。二是默认勾选的陷阱,许多APP在用户注册或购买服务时,默认勾选了自动续费选项,而消费者往往忽视这些默认设置,未经仔细检查就完成了操作。”彭欧说,三是退订流程隐蔽且繁琐;四是消费者自身忽视服务条款,在使用APP时,消费者往往只关注其功能和使用体验,而忽略了对收费条款和服务协议的了解,这导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五是监管力度不够。手机类平台对于APP开发者的自动续费功能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使得自动续费问题屡见不鲜。相关行政部门对于APP自动续费的治理强度和惩治力度不够,未能有效遏制自动续费的不当行为。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主任李静则认为,消费者遭遇APP自动续费是一个涉及“网络文明”的问题,包括网络技术文明、网络精神文明和网络制度规范文明三个层面。

    李静说,在网络技术文明方面,APP等智能设备在突显其便民性、高效性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安全性和人本性,例如很多会员APP在注册页面上都默认勾选了“自动续费”选项,而非醒目地提示用户自主选择,这是典型的技术文明缺失的表现。而在网络精神文明方面,网络消费情境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尚有待营造。有的APP运营商为了获取更多的会员数以及持续的利润,绞尽脑汁在APP设计、注册、续费、关闭、退出等方面进行不合理设计,使得消费者虽然心甘情愿“进来”,但是却“稀里糊涂”续费。在网络制度规范文明层面,尤其要更为关注网络时代契约精神的彰显与弘扬。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嵌入我们的社会生活,网络交易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线下交易,交易双方的个人情况以及交易场景被技术所虚化,但契约精神绝不能虚化。目前,消费者遭遇的APP自动消费在本质上就是对于契约精神的背离与异化。

    解决  营造安全网络消费环境

    如何有效避免消费者陷入APP自动续费的陷阱,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刘权指出,当消费者遭遇了APP自动续费,应第一时间通过APP内的客服渠道或官方客服电话、邮箱等方式,与APP运营商沟通,说明情况并要求取消自动续费及退款。此外,要保存好所有与自动续费相关的截图、交易记录等证据,以备后续维权使用。若APP运营商未能及时响应或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官方帮助。对于情节严重、涉及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情况,消费者还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保持冷静,合理表达诉求,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遭受二次伤害。

    “要解决APP自动续费的问题,需要从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推动平台和商家履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入手。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数字消费环境。”彭欧建议,在遭遇APP自动续费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和措施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开通自动续费时产生争议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其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APP时,消费者应仔细阅读服务协议和收费条款,避免盲目下载和使用。特别是成为APP付费会员时,要注意“附加条款”,如自动续费的规定。定期自查第三方支付软件中的自动续费设置,是否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等功能。最后,及时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及时向平台进行反映,如和解不成功的,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全国消协智慧315”,登录消协平台向消委组织投诉,也可以直接拨打12315或12345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消费者还可以直接通过诉讼程序依法维权。

    “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需要多元共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李静建议,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与惩处力度。尤其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虚假宣传、强制续费、以不正当手段故意诱导消费者消费和续费或设置障碍阻止消费者退出的,要严格按照《条例》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严厉处罚。市场监管部门要开通并完善涉及“自动续费”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线上监督通道,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网络化监管网络。运营商要诚信经营、合法收益,在涉及“自动续费”“自动展期”等关系消费者经济权益的模块部分要以突出、显眼、明确的标识予以提醒,并在用户期限快截止前,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邮件、APP、官网等多种途径进行提示。消费者要提高鉴别能力与安全意识,熟悉并掌握“会员”等涉及个人权益的账户信息,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员账户延展、续费或退订等事宜,在遭遇到强制续费等侵犯个人权益的情况下,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唯有所有主体遵纪守法、积极参与,方能创建一个健康、有序、安全、具有活力、没有污染的‘绿色’网络环境,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实现多方共赢!”李静呼吁。

 

当前:A1版(2024年08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