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捡拾城市记忆,他走遍襄阳的山山水水;为探寻历史真相,他研读记录襄阳的各类书籍;为传播襄阳文化,他争当襄阳文化公益事业的践行者、传播者。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宣讲襄阳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爱上襄阳这座古城。他就是湖北省襄阳五中的退休历史老师李治和。
李治和说,他翻开襄阳的历史长卷,是从1984年捡拾起第一片青花瓷片开始。40年来,他通过到工地和汉江边捡拾、到民间拜访、到农户家购买、接受友人赠送等方式,收集了4万多件本地文物。
如今,他把自己的收藏捐给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建起一座襄阳五中李治和老师地方文物收藏馆,并计划免费对外开放。
五大主题尽显襄阳特色
襄阳五中李治和老师地方文物收藏馆共五部分,分别是“唐白河化石馆”“南船北马馆”“宋元襄樊之战馆”“这是一座真正的城馆”“感恩馆”。随着李治和老师的步伐,聆听他热情的解说,一幅壮丽的襄阳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南襄盆地及周边地方,曾生活过大象。”李治和说,他多年收藏的500余件古象化石,充分反映了南襄盆地的生态变化。
襄阳是“南船北马”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南船北马馆”展出有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莲花纹瓷器、宋朝时期饮茶的黑釉碗、元朝时期的“把杯”瓷器等。
“这么多品种的黑釉碗,说明当时襄阳人饮茶已成为习俗。这些闽浙地区的产品,翻山越岭被运到襄阳,很不容易,体现了宋时襄阳在万里茶道上的重要交通地位。”李治和说。
“藏品中最让我挂在心上的,是襄阳炮炮弹。”李治和介绍,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元襄樊之战馆”展示了众多的石炮弹、铁炮弹、瓷炮弹等。他从《襄阳县志·军事卷》了解到,宋元襄樊之战时,元军使用的就是襄阳炮。
此外,收藏馆里还有铭文城砖、珍贵瓷器、会馆遗存、古钱币,以及家人、友人、学生捐赠的物品等。一件件文化遗存、历史碎片,通过李治和的介绍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走遍襄阳探寻城市记忆
“襄阳城内街道开始改造后,哪里有脚手架,哪里挖土,哪里倒土,哪里就有我。”李治和告诉笔者,40年来,他走遍了襄阳的山山水水。
捡拾始于1984年,那年李治和被分配到襄阳五中教历史。当时,襄阳城内街道开始改造,许多地方挖开几米深,翻起的老城渣土中出现了许多瓷片,李治和捡到一片带有“宣德年制”字样的青花瓷片。有一次,李治和在鼓楼发现一块泥巴中有绿色的东西,掰开一看竟发现是一个青铜人及一个建窑碗,令他惊喜不已。
后来,李治和又从襄阳城一带有残砖碎瓦的杂土中,找到了一些铭文城砖,有的是从襄城区檀溪和庞公的厕所墙头寻觅到的,有的是从城内靠城墙边的菜园子围埂上找到的。“你看,这块砖上有40多个字,写明了6名相关责任人。说明当时的责任制度多么严格。”李治和说。
2004年春,为保护河流,市环保协会开展徒步唐白河活动。李治和作为该协会副会长,当起了领队。在活动中,他认识了双河口摆渡船的师傅邵新传。邵新传展示了两块黄色化石,令人遥想远古的神秘。由此,李治和开始收集化石,他想利用化石了解历史、保护生态,使大家更尊重、更热爱这片土地。
让李治和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年在襄王府附近,他收集到了一个铁质震天雷。“当时我看到这‘铁西瓜’上面还有‘圆眼’,我几乎是双手颤抖着捧住了这个东西。”李治和说,“因为我知道,襄阳有一段历史被我捧在手中,这是宋元之战的遗存哪!”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为了解襄阳瓷炮弹,他翻遍军事书籍;为弄懂上万片瓷片所属的时代、特征,他找到鉴定专家张家芳等人请教,印证明清时期襄阳瓷器的供销与收藏盛况;他几乎把市图书馆里文史类书籍都看了一遍,对于重要内容逐一复印,每次出差都会去买相关图书……
让历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一边捡拾,一边研读,李治和越来越热爱这座城市。“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热爱家乡,让大家为作为襄阳人而感到自豪。”李治和说。
汉江是襄阳人的母亲河,汉江见证了襄阳的历史变迁,对襄阳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积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0年初,李治和参与创建襄阳市环境保护协会、汉水文化研究会。他多次带队徒步汉江襄阳段,带领数百人6次探访汉江源头。
2006年,襄阳举办了首届穿天节活动。而今,只要提到穿天节,一定会有人抢着告诉你,穿天节是襄阳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那天会有个叫李治和的老人,戴着傩面具,领着数百名衣着鲜亮的人吆喝着《喊彩歌》……
岘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留存着很多历史遗迹。李治和数次发起“邀市民徒步游岘山”活动,得到上万市民的积极响应。沿途十几里,只要遇到景点、历史遗迹,李治和都会向市民介绍岘山上发生的历史故事。
铭文城砖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临汉门城门洞内有一块伸手便可以触摸到的“岳”字砖。李治和每次带学生经过时,都会让学生伸手摸一摸砖块上的“岳”字,接受历史文化的滋养。
如今,李治和已经83岁,他仍每天在收藏馆里忙碌着,梳理藏品、做好陈列,为来访者讲解。他说:“这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了,这是为襄阳历史文化事业做出我能做的、应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