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行业标准公告,对《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进行局部修订。根据公告,新版《规范》对男厕位(不含站位)、女厕位比例和数量作出修改,规定男、女厕位比例应为1:2。
编辑点评: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景区、车站、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如厕时,女厕门前“排长龙”,而男厕门口却稀稀拉拉。个别景区在女厕排队高峰期,不得不将部分男厕临时提供给女性使用,以平衡供需矛盾。早有专家科普:女性如厕过程需要更多时间,需要更加注重隐私,且孕期和生理期的女性如厕次数与时间都会增加,男厕位数量远远超过女厕位数量,是不科学的。因此,多年来常有声音呼吁,重视男女厕位不均衡的问题,消除女性如厕排队现象。
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将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提高到3∶2,在人流集中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器)的比例不应小于2∶1。此后,不少地方新建公厕达到新规要求,但部分人流集中区域的男女厕位比仍不达标。国家铁路局此番对车站男女厕位比例予以修订,厕位调整一小步,也是社会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希望更多职能部门积极守护“她权益”,做好男女厕位数量与比例配置的调整和改造,在更大范围内让女性顺畅如厕。
当然,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减少男厕位供给来实现,而是追求更加科学和合理。在增加女厕位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男女可以通用的第三卫生间(无性别厕所),它既可解决女性如厕难,也可满足异性家长陪着孩童“方便”、亲属陪护行动不便者或残疾者如厕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