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打直,数着节拍,注意表情,我们再来一次。”日前,走进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中湾村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舞蹈教室,来自青海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师静正在为13名孩子上舞蹈课。
身穿统一服装的孩子们,经过一周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舞蹈的基础动作。“感觉很神奇,是我整个暑假不一样的体验。”四年级学生马全萍说。
师静和同事倪花作为“助村少年宫”的首批支教教师,已经和孩子们相处了一段时间,“拎包入住”的宿舍让她们感到温暖。倪花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纯粹又静谧,将本着教书育人初心,系好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据了解,挂牌运行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首批开设舞蹈课和美术课进行集中授课,第二阶段,争取团省委和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的支持,把少年宫首批学员中的优秀学员选送到西宁市进行研学交流。
大山里有了少年宫,这是中湾村村民王德贵全程参与并看着从无到有的一件大喜事。“以前这里是中湾村的教学点,后面成了幼儿园,因为人员问题,一直在闲置,能变成现在这样真的没想到。”王德贵激动地说。
走进院内,翻新后的黄色墙面在绿色大山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入队誓词和青海省助村少年宫、青海省乡村青少年金融教育联系点的字样,以及围墙上的金融宣传标语,诉说着崭新生活的动力源。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想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启迪心灵,点亮梦想。”驻村第一书记魏晴天说起翻新校舍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初衷时说道。
有想法就付诸行动。据介绍,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协调联系省委金融办、团省委、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等单位,并在慈铭体检、善宁传媒等民营组织的爱心帮扶下,筹措30万元资金将昔日闲置的校园维修改造成乡村学校少年宫。
建设好是第一步,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摆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面前的问题。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驻村工作队员表示,今后,将积极与塔城学校进行沟通,把团日活动、课外活动等作为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起来,在节假日、寒暑假也作为托管自习的地方,让中湾村、三湾村、苏家湾村以及周边的孩子培养兴趣,拓宽眼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乡村学生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