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力足 幸福来
——广西河池市推进清廉社区建设综述
◎ 潘剑

 

    清风习习,吹拂河池。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河池市把清廉建设融入社区工作全过程,精心部署、合力推进、强化监督,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清廉制度,健全治理体系,采取“五个聚焦”有力举措,聚焦“四清一高效”目标,大力打造“政治清明、居务清廉、干部清正、民风清朗、服务高效”的清廉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廉动力”,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今年2月,河池市有3个城市社区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城市社区党组织评星定级中获评三星级以上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其中,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水洞社区荣获五星级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

    管住微权力,清风润民心

    近年来,河池市在清廉社区建设中始终聚焦政治清明,把正清廉方向,通过支部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建立宣传阵地等方式,引导社区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84次。建强社区工作队伍,推动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目前,有16个社区实现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

    各社区聚焦居务清廉,规范制度机制,实行清廉社区党委会(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决议制度,推进决议公开、结果公开等流程规范执行。

    清廉社区建设必须夯实制度基础,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河池市各社区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务公开目录清单》《居务公开目录清单》《财务公开目录清单》等文件,因地制宜通过会议、微信等方式公开社区公共事务。同时,建立完善社区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和社区财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社区集体资产台账、资金支出审批等管理制度。

    当好贴心人,弘扬文明风

    河池市坚持把思想教育、监督管理、服务群众作为建强社区党组织、锤炼社区党员干部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稳扎稳打,让“尚廉”在社区蔚然成风。

    弘扬新风正气,干部是关键。河池市坚持聚焦干部清正,严格干部监督。全面落实社区“两委”和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资格联审机制,严把社区“两委”和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考核关,规范社区“两委”和居务监督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划出底线、群众监督的方式,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监督。落实党组织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两委”成员“一岗双责”。

    廉洁文化润无声,廉政清风拂面来。河池市各个社区积极营造廉洁文化建设氛围,通过书法、绘画、微视频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弘扬清廉理念,提高廉洁文化传播能力;将廉洁文化融进社区群众日常生活,开展寻找清廉家庭活动,提高廉洁文化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形成“社会尚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

    同时,各个社区积极倡导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选树、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积极引导群众共同抵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开展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服务更高效,提升满意度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社区工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河池市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健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制度及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控体系,提升网格员发现和处置问题的能力,提高居民满意度。

    同时,健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规范党群服务中心窗口设置,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清单,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实现邮政业务、快递服务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河池市各社区把解决群众“小事”作为清廉社区建设的“大事”,推广使用“桂志愿”系统,发展壮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共解决噪音扰民等问题50多件,规范划定停车位460个。

 

当前:B1版(2024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