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气化行业,有一位公认的“领路人”——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高仕斌。他是我国高铁供电领域的著名专家,先后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十余次,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大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等重要奖励;2020年获评首届“最美铁道科技工作者”,2021年获评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他带领的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981年,高仕斌考入西南交通大学,1988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铁路发展需要人才、需要技术”的信念促使他扎根西南,开始持续半生的轨道交通之路。
1988年至2005年间,高仕斌带领团队实现铁路供电从“普速”到“高速”的跨越。在世界领先的我国350km/h高铁供电技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高仕斌通过理论研究与自主创新,解决了制约运行速度与运营安全的高速运行的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稳定受流问题,和耦合作用的动车组-牵引网系统大功率供电能力问题,主持研发了我国首套高铁弓网系统“检测-诊断-维修”成套装备、我国首套高铁供电“保护-控制-调度”一体化系统和世界首台高电压大容量卷铁心节能变压器等重大装备。其研究成果在我国高铁得到全面应用,全面支撑了国家高铁工程建设和高铁安全准点运营,并随中国高铁技术输出到国外,实现了我国高铁供电理论与技术的自主创新与世界引领。
三十多年来,高仕斌埋首耕耘,一步一个脚印,和团队一起走出了一条拾级而上的科研之路。
2006年,高仕斌接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一职。
他坚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时任院长的他带领全院教师积极抗震救灾,第一时间前往学生宿舍看望和安抚学生,每天前往防震棚探视,积极鼓励大学生“正视国难,大难兴邦”;在西南交大第一批国防生救援队中,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占了90%。
他坚持培养学生的报国理想。三十余年来,在繁重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外,他坚持每周给本科生上课,坚持编写教材,将自己的重大工程建设成果融入教学和育人,众多学生成为行业的技术中坚和管理精英,众多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高级人才服务于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领域的科研院所、设计院和工程建设一线。在国家川藏铁路牵引供变电设计中,从事工程设计和工程监理的技术骨干几乎全是他的学生。
他坚持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2020年5月,在因疫情影响推迟毕业生返校的情况下,电气工程学院本硕近800名毕业生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审,高仕斌所在的系,需要承担超过一半学生的答辩评审工作,他没有丝毫推辞,投入毕业生论文答辩和评审工作,最繁忙时,一天内要担任三场答辩委员会主席,从早上9点一直在线听取答辩到深夜。
作为团队带头人和高校教师,高仕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理想,着力培养年轻后辈。2023年带领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