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安徽省宿州市农科院首席研究员,吴兰云怀揣“育得良种慰苍生”的梦想,潜心小麦育种事业37年,先后培育小麦新品种11个,创造了亩产883.6公斤高产纪录。不仅于此,吴兰云积极推广小麦良种良法,通过“云平台”开展小麦高产栽培直播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宿州市道德模范”“2023年巾帼建功标兵”“科研标兵”等荣誉。
“小麦科学播种是关键,要坚持‘五适播种’。”“小麦开花授粉结束后,进入灌浆期,这个时候要做好田间科学水肥管理,确保小麦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增加小麦穗粒重。”“野杂麦的叶片相对更加狭窄、细长,明显区别于田间主体品种,要及时拔除。”……近日,在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大江村,吴兰云面对面向村民讲解小麦田间管理知识和技术,并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
从农村走出来的吴兰云,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要改变农村粮食生产状况,不让乡亲们再饿肚子。大学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安徽农学院。1987年毕业后,吴兰云被分配到当时的宿县地区农科所,自此与田、地、麦、种结下不解之缘。最初,吴兰云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方面。
选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十年磨一剑”的情况绝不偶然。吴兰云每年都会做两三百个麦杂交组合,但最终能够被选中并继续试验的往往只有一两个,耗时长、见效慢。但吴兰云从没想过退缩,在她的眼中,茁壮成长的麦苗就像自家的孩子:“心里记挂着,总想往田里走走,在地里站站、摸摸、看看,心就安了!”针对国家粮食安全及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吴兰云通过远缘杂交、穿梭育种、南北资源利用等方法,于2021年培育出4个国审小麦新品种以及2个省审小麦新品种。2022年,“皖宿1510”在萧县永堌镇窦庄村百亩示范田测产达到883.6公斤/亩,创宿州小麦产量历史新高。2023年,又一个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宿1232”通过国家审定公告,矮秆大穗“皖宿1235”通过安徽省审定,为科技强农提供了优良品种支撑。诸多小麦品种的成功上市,为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作为拥有扎实理论及实践功底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吴兰云积极推广小麦良种良法,常态化前往服务单位开展“小麦高产高效绿色增产模式”“小麦赤霉病防控”等专题讲座,重点推广绿色优良品种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多年来,累计培训种粮大户、合作社社员、青年农场主、农民等3万余人次,发放培训材料5万余份;指导50万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种植,增加效益1.5亿元,技术推广遍及整个黄淮南片地区,有效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田间地头,只能给几十、上百人培训。如今进入网络时代,利用新媒体,我可以同时给上万人讲课,帮助更多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现在,吴兰云积极通过“云平台”开展小麦高产栽培直播服务,将农技推广从“地头”走向“镜头”。
“接下来,我们计划开展小麦单倍体育种研究,这种育种方式难度大,但能更好地加强新品种抗性选择,有效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每当谈起小麦育种,年近六旬的吴兰云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宿州是粮食主产区、高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重担,把地种好、端牢饭碗是天大的事儿!”吴兰云的话语真诚质朴。她说,让她感到最幸福的,就是脚踩土地、在田间倾听风吹麦浪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