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17载 全心全意解民忧
——记“中国好人”赵国锁
◎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做志愿服务,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中共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志愿者委员会党委副书记赵国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68岁的赵国锁是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名退休党员干部,也是一名志愿者,自2007年以来,他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发起成立“天桥义工”志愿者服务团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义务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社区阅读新风。

    7月30日,赵国锁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爱见周六”

    打造“天桥义工”品牌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8月30日,周六,漯河市召陵区解放路与双汇路交叉口处的烟厂花园广场十分热闹,伴随着慷慨激昂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身穿“天桥义工”志愿者红马甲的赵国锁带领“天桥义工”志愿者服务团队的60多名志愿者,热情地为群众开展义务理发、磨菜刀、测量血压等服务。赵国锁先是为老人测量血压,见排队磨刀的居民越来越多,他又坐在长条板凳上“唰唰”地磨起了菜刀。“做了这么多年志愿者,这些活计我都熟。”赵国锁满面笑容地说道。

    2007年,怀揣着“把为老百姓做好事的想法变成行动”的信念,时任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赵国锁从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便民为民服务中受到启发,他和几名老党员、退休工人、社区居民在烟厂花园广场成立了“天桥义工”志愿者服务团队。每到周六,赵国锁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烟厂花园广场、街道社区为群众开展义务磨菜刀、理发、义诊等服务,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他们的行动被群众称为“爱见周六”。

    2016年,赵国锁正式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在他的带动下,“天桥义工”志愿者服务团队秉持“致善、致爱、厚生、厚民”的义工理念,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环卫工人和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
    17年来,在赵国锁的组织和带领下,“天桥义工”志愿者服务团队一步步发展壮大,从组建初期的十几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200多名注册志愿者,影响带动5000多名志愿者参与进来,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3万多场次,为群众义务理发9万多人次、磨菜刀2万多把、写春联3500多副、放电影300多场次,服务群众70多万人次,成为漯河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爱见周六”也成为了叫响全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在赵国锁和“天桥义工”的影响下,“有困难就找‘红马甲’,有时间就做志愿者”的理念在漯河已深入人心。当记者问起赵国锁为何热心做志愿服务时,他笑着说:“我从小就受到父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朴素做人的家风家教影响,沐浴着党的光辉,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长大,学雷锋做好事的想法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解忧助困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名有着41年党龄的老党员,赵国锁在带领“天桥义工”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于2020年协助天桥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中共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志愿者委员会,赵国锁任党委副书记。天桥街道志愿者党委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激发社区治理红色动能,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退休后,我们住在社区,生活在老百姓中间,离老百姓最近。我们要发挥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入手,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身边,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赵国锁介绍,目前天桥街道志愿者党委有500多名党员,下设“天桥义工”、医疗、宣传教育等7个党支部,建立了天桥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推出了“爱见周六”“暖冬行动”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探索推行“居民点单—志愿服务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服务机制,并开通了24小时志愿服务热线,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在天桥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门前,悬挂着一副赵国锁书写的对联,上联为“牢记初心使命跟党走”,下联为“弘扬‘三牛’精神义工人”,横批是“为人民服务”。自天桥街道志愿者党委成立以来,赵国锁和党员志愿者们一直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与“三无”楼院治理、文明城市创建、邻里纠纷调解等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2000多件,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

    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棉麻龙泰小区曾是典型的“三无”小区,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栽乱种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老旧小区改造时,赵国锁和党员志愿者主动配合社区工作,进家入户宣传、劝导,和居民们拉家常、嘘寒问暖,帮助小区和居民打扫卫生、整治环境,通过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如今,小区变得干净整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漓江路社区一名工作人员说:“赵书记带着我们为群众办了十几年的小事儿,用一件件小事儿办好了为民服务的大事儿!”

   至爱至善  

    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结束后,赵国锁便开始收集材料进行学习。近日,在漓江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他围绕全会精神和漓江路社区实际开展宣讲,现场互动频频、掌声阵阵。

    多年来,赵国锁发挥自身优势,走进基层社区、企业、高校、乡村院落,聚焦群众所思所盼,采取集中宣讲党史、举办红色故事会、大家说身边变化等形式,为党员干部群众带去一场场生动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居民读书学习,2012年,赵国锁还利用所在小区闲置房屋,开办了漓江路社区香榭里图书室,为居民们提供免费借阅服务。“作为‘字圣’许慎故里,我们更应该打造书香社区,建设书香漯河。”赵国锁说,他创办图书室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图书室培养大家的阅读习惯。香榭里图书室拥有的6000多册图书,其中有一半是赵国锁个人捐赠的,每有空闲,他便会来到这里做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借阅服务,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绘本故事。

    志愿播种希望,宣讲传播思想,阅读氤氲书香……在赵国锁的影响下,一大批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天桥义工”志愿者谢会娜说,她以前经常在烟厂花园广场锻炼,看到赵国锁带领“天桥义工”做志愿服务,便主动加入进来,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

    “做志愿服务很容易,但坚持十多年很不容易,赵书记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天桥义工”志愿者张发生说,他也希望能像赵国锁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更多的人。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处处可为。”采访最后,赵国锁告诉记者,他希望更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从身边点滴做起,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

当前:1版(2024年09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