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七十五载风雨兼程,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从红军后代的深情守望到高原信使的无私奉献,再到青少年志愿者的温暖相伴……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见证着国家的发展巨变,更以实际行动融入并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共同绘制出一幅文明与幸福交相辉映的时代画卷。
镜头一
9月26日上午11时30分,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古镇的一间老屋门前,77岁的“中国好人”胡敬华正在讲述着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屋门前的长条板凳上,近20名来自重庆的基层干部认真地听着老人的讲述。
胡敬华是红军后代,也是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河船工号子”和古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玩意儿”的传承人。自1995年起,他长期为太平古镇的居民群众和过往游客义务表演“赤水河船工号子”“老玩意儿”节目、讲红军故事,致力于太平古镇红色文化传承和保护。
“我的年龄恰好比新中国年长两岁,是祖国发展和人民生活变迁的亲眼见证者。”在胡敬华的记忆里,曾经的太平镇街道两旁,土墙茅草房占据了大多数;赤水河的水浑浊不堪,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严重……时光荏苒,如今的太平镇早已变了模样,高楼拔地而起,古街也在精心保护下焕发新生;赤水河重归清澈,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随着这些变化,太平镇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他们在聆听红色故事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力量,从而激发了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与不懈奋斗的精神。谈及此,胡敬华的脸上洋溢着欣慰与自豪,他觉得如今的日子很充实且有意义。
“在70多岁的年纪,身边有同甘共苦的妻子,有房子住,有健康的身体,有退休金,还有儿孙满堂,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咯。”胡敬华说,只要身体还允许,他会把红军故事讲下去。
镜头二
在距离古蔺县800多公里的阿坝州若尔盖县邮政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40岁的哈弄夺机正在为一场直播做准备。哈弄夺机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若尔盖县分公司网运班组长兼乡邮投递员。17年来,他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邮路上服务群众,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投递邮件500多万件,为当地架起了一座农村牧区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
17年的长征邮路,哈弄夺机亲眼目睹了若尔盖乃至整个四川的飞速发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道路更加宽敞,医疗条件得到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房,开上了小汽车,幸福感油然而生。“特别是邮政业务的增长,工业品走进来,农产品走出去,为家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即将通车的高铁,更是预示着若尔盖更加美好的未来。”他说。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我的梦。”哈弄夺机深情地说。近几年,哈弄夺机成立了电商工作室,通过直播带货,不仅帮助乡亲们解决了销路问题,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累计销售额超过300万元。“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就能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他坚定地说。
幸福的生活是什么?在哈弄夺机看来,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充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这些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好人”等荣誉。他说,这些荣誉让他和家人感到骄傲和光荣,这就是幸福。展望未来,哈弄夺机眼底闪着光芒:“我将以已有的荣誉为动力,通过直播带货,助力家乡农产品走出大山,为人民群众服务,传递正能量。”
镜头三
对于今年20岁的邓思琪而言,最幸福的瞬间莫过于每次作为志愿者踏入敬老院的那一刻。
邓思琪是成都文理学院大二的学生,也是奇思妙想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队长。12岁那年,她第一次作为志愿者走进了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服务,体会到了助人的喜悦。
之后,她又多次走进社区、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她发现老人们缺少的更多是陪伴。“要是有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让更多老人感受到温暖与爱,那该多好。”2016年,邓思琪发起成立了奇思妙想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八年来,她带领着服务队频繁地走进养老院、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每次去养老院,老人总是热情地迎接我们,那一句‘你们来了?好想你们哦!’如同暖阳,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邓思琪回忆,这些经历不仅让她的责任意识更加强烈,也让她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掌握了照顾老人的基本技能。
8年的志愿服务经历,邓思琪见证了社会对于老年人关怀的深刻变化。她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得到了更多的情感关怀和社会尊重。老人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各种文化、娱乐、教育活动层出不穷,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志愿服务行列,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为老年人送去了关爱与温暖,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最近,邓思琪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一场温馨而热闹的慰老敬老生日会。她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让更多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让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和发扬。“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社会也将更加和谐美好。”邓思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