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常盛长开
——安徽濉溪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 肖干 李莹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安徽省濉溪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改革创新,落实惠民政策,切实抓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崇尚文明、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在全县蔚然成风。

    以“我是大总”为切口

    加快乡风改革

    在皖北地区,“大总”是红白喜事的总策划、总调度、总指挥,多为村里说话有分量、有组织能力且德高望重的长辈或乡贤。濉溪县着力发挥“大总”在示范引领移风易俗方面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特征,抓住“大总”这一关键人物,将农村传统治理资源与现代治理理念和方式相结合,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该县已组织举办三届移风易俗经验交流暨“我是大总”评选活动,累计592位“大总”报名参赛,涵盖全县13个镇、园区,单场视频报道浏览量近6万次,参与网上投票群众达24.3万人次,线上直播吸引受众15.56万人。“我是大总”移风易俗典型经验做法被中央文明办宣传推广,并于近日入选全省文明实践优选项目。

    以“五大改变”为抓手

    推进婚俗改革

    着力“改”变思想,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争当婚俗改革的践行者、引领者和传播者。 该县成立婚俗改革志愿者服务队,精心编排淮北大鼓《都是彩礼惹的祸》、小品《拆墙》《账单》等节目,常态化开展婚俗改革说唱节目文艺汇演,让文明新风尚真正走深走实。

    着力“改”变功能,将婚姻登记服务大厅由以前的单一婚姻登记服务拓展到婚姻辅导、心理疏导、婚育体检服务等,建立“讲师+婚前教育课堂”模式,邀请县委党校青年讲师作为婚姻家庭辅导师授课,邀请法律、心理学者等专业志愿者,对协议离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婚姻危机干预、法律咨询等服务。安排专人驻点开展婚检工作,确保新婚夫妇身体健康,优生优育。今年以来婚姻辅导约300对,婚前体检4400余人。

    着力“改”变习俗,引导新婚夫妇从“轻登记、重婚宴、讲攀比”向“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思想观念转变。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举办“党建引领·相伴一生为爱守候”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婚俗改革树新风喜事新办爱满分”户外520集体颁证仪式暨“五进”宣讲活动,提升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神圣感。举办“集体婚礼引领移风易俗新时尚”中式集体婚礼,社会反响良好。

    着力“改”变布局,按照国家4A级婚姻登记建设标准要求,进一步调整县婚姻登记中心整体布局,优化功能区域设置,提升登记办事服务,做精、用好室内颁证厅。利用乾隆湖公园建设恋爱角,依托开发区龙池公园建设首个具有民俗文化气息的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让准新人在沉浸体验中接受传统婚姻文化的熏陶,留下人生美好时刻。

    着力“改”变机制,印发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明确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应该怎么操作。

    以公墓建设为引领

    撬动殡葬改革

    濉溪县坚持高位推动,将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县委重点改革事项清单和50项民生实事,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情况、安排部署。今年以来召开12场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强化支撑保障,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用地纳入“十四五”空间规划,高标准编制殡葬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对百善镇、孙疃镇2个殡仪馆进行改造提升,建设14座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落实惠民政策,健全殡葬基本服务保障制度,对城乡低保户、特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殡葬费用减免。加强部门联动,成立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严厉打击占用耕地修建硬化大墓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执法20余次,紧抓清明节、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宣传殡葬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文明殡葬的文明理念,推动全县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B2版(2024年10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