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星河落人间》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精神气贯着长虹,穿越着古今,始终激励着国人于逆境中越挫越奋,勇毅前行——它便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精神。《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何楚涵,在她的新作《星河落人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一书中,就遴选了25位彪炳千秋的古代文化大咖,从全方位介绍其生平、赏析其代表作、解读其绚丽的人生起笔,直至深入剖析这种文化精神的特质和对国人的启示。
摊开这本极具思想张力的图书,孔子、孟子、王维、苏轼、汤显祖……25个闪光的名字赫然在列,如25座熠熠生辉的文化丰碑,高耸于无数国人的心中。他们恢宏博大的思想、清新隽永的艺术哲思,让我们为之惊叹折服。回望他们的成长足迹,走进他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文化精神,一次次感召着普罗大众,激励着我们,在见贤思齐中,传承创新,锐意变革,努力探寻着中华文化之美。
书中,何楚涵以时间为顺序,逐一翻开亮丽的中国史册,与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大咖相约千年文苑,秉烛长谈。在她看来,中华文脉根深叶茂,历经代代传承,早已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宏大精神谱系里。而在那些群星闪耀的时代,那些意蕴深邃的作品至今仍光照着人间,“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个诗意的、潇洒的生命。这些生命既是落入人间的流星,闪耀了无数人的旅途,也是润泽万物的涓涓细流,共同汇成了我们这条华夏文明长河。”在这里,你将看到万世之师的孔子,如何在困顿和失意中,让平凡的生命超越自我,在凤凰涅槃式的思想淬炼中,以“仁”“礼”为核心,创立了奥义精深的儒家学说,展示了孔子天下为公的文化精神。何楚涵进一步解释说,中华文化的传统,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礼”的传统,另一方面是内在的“仁”传统,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中华文化传统。而孔子则以其超拔的思想,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精妙地融汇于一炉,赋予了中华文化深厚的精神旨趣。称颂孔子为千古贤人,实在是毫不为过。
何楚涵告诉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刚健有为。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先哲们,纵然有着跌宕的人生命运,但他们从未在重重坎坷中自我沉沦,而是以其高瞻的远见,洞察着时移世换,以其坚韧的意志品质和丰饶的思想学说,一点一滴构筑起了体量巨大的中华文脉。在亮丽的文化星图上,如擎起了一盏盏旷世的明灯,不断指引着后世的人们,去开掘中华文化的新意和深意。而以李白、苏轼为代表的文学巨擘们,尽管命运多舛,但他们始终都能秉持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顽强信念,用他们出神入化的大笔,描绘着江山的壮丽,抒发着对美好人间的热切向往之情。让曼妙的风景,幻化为一个个精神的标识和一座座文化的地标,长久地镌刻在人们的心里,给人深深的慰藉及启迪。
何楚涵还告诉我们,烙印在中国文化精神当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自强不息。书中,她特意以王维和蒲松龄为例,讲述了他们在曲折中立狂澜而不倒,通过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终成人生赢家的动人故事。两位大咖没有在一次次磨难面前低头,而是把全副的身心都投入到赓续文脉当中。“坐看云起时”的王维,用他诗画相间的浓墨重彩,倾情绘制出古代文人画的纷繁底色。而“有志者,事竟成”的蒲松龄,则凭借着他丰富的想象和隐喻式的书写,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冷峻的现实相融合,创作出了匠心独运的《聊斋志异》,将中国古典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两位大咖在面临艰难困苦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发举止,很好地彰显了古代文人的刚强品格。
25位文化大咖,25种精彩绚丽的文学人生。透过他们澄澈的人生长河,让我们洞悉到古典文学的恒久魅力,进而领略到众多大咖昂扬向上的文化精神。岁月不老,这种精神亦将长久地深植于民族的骨血当中,化为一个个切实的行动,引领我们去擘画更为灿烂的文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