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县 向前推进各项事业 蹚出改革发展新路子
◎ 樊永涛

 

鸟瞰湟源县城。 樊永涛  摄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将发展融入全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和全市“五个中心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中,立足县情实际,逐步形成“各领域显亮点、各乡镇有特色、各部门抓重点”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全会工作要求在湟源全面落实、见行见效,走出一条符合湟源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

    城关镇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居民幸福底色

    近年来,城关镇各社区奏响党建“最强音”,办好民生福祉“头等事”,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社区绽放民族团结“幸福花”。“熬饭出锅了,大家都赶紧来盛啊……”在万安社区,一场由社区准备食物和场地的“打平伙”活动让来自不同民族的居民围坐在一起,忙得不亦乐乎。“打平伙”是青海一种传统民间交际风俗,也是一种聚餐方式,万安社区利用这一风俗,定期组织“团结大锅饭”。“‘团结大锅饭’不仅搭建了社区和群众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也让邻里间的情谊日益深厚。”万安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孙衍玲说,‌近年来,万安社区通过打造“暖心石榴籽家园”党建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七个一活动(一起“座谈感党恩”、一堂“石榴家园课”、一桌“团结大锅饭”、一回“邻里话家常”、一场“凝心求同会”、一份“关爱送温暖”、一次“为民办实事”),营造“团结社区人人共建、美丽社区人人共治、品质社区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阵地提功能,治理提效能。“爱心超市不仅能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还参与了社区的不少事务,东西虽小,却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在南小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兑换积分的志愿者王玉兰说。南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关启明表示,“爱心超市”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依托,居民可通过参加社区公共事务、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等服务积攒积分,每季度进行兑换,同时社区还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表彰,以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在万丰社区,通过打造西宁市首个“无讼社区”示范点,该社区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更好回应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诉求,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万丰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春梅介绍,通过以网格员队伍为核心,积极吸纳党员、退休人员等为志愿者,共同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力争将小事在社区内解决,大事在镇内化解,确保矛盾不升级、不上交,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聚焦民生办实事。“这个亲子小屋办得非常好,我们家长有事出去把孩子放这儿既放心又安全。”8月中旬,湟源县首个“向日葵亲子小屋”在城台社区揭牌启用。城台社区党委书记王生贵表示,小屋旨在通过专业、温馨的服务环境,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打造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近年来,城台社区通过党员带头、共建共享,居民参与、邻里互助的方式,实现危房解危、解决停车难题,不断优化社区服务,改善社区环境,满足居民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

   湟源县民政局

    瞄准“一老一小”精准发力,

    擦亮民生工作温暖底色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近年来,湟源县民政局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逐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建设,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扩大服务供给面,推进“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

    拓展养老服务新路径。走进和平佳苑小区“老年怡心园”,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映入眼帘。广场上老人们有的在健身,有的则三五成群围坐一起聊天;宽敞明亮的室内,老人有的在理发,有的则排队量血压。居民董大爷每天都会来到这里,与其他老人一同下棋、聊天,还能享用午餐。“自从社区养老助餐点开放后,我基本每天都在这里吃饭,日常生活变得十分方便。这里环境好、卫生佳,菜品每天更换,价格也实惠。”董大爷对养老助餐赞不绝口。得益于实施的“养老新家园”计划,湟源县民政部门整合10万元打造“老年怡心园”,建设“一亭一台、一园一室”一体式服务阵地,并委托社会组织规范运营,服务6个村283名60岁以上老人。而这只是湟源县推进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优化的一个缩影。目前,已完成全县60周岁以上“四类”老人和80周岁以上社会老人综合能力评估工作,并建立相关档案。同时,投资710万元实施湟源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新建的11个老年之家、改扩建的5个老年之家预计年底完工并投入运营;投资2250万元实施湟源县老年养护院项目;投资488万元实施湟源县日月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搭建老幼融合新平台。在和平佳苑小区“老年怡心园”,就餐的不只有老人,还有不少留守儿童。“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我和爱人都要外出务工,孩子白天上学,中午和老人一起在助餐点吃饭,给我们省了不少事。”居民杨女士表示,这里的服务让她十分放心。近年来,湟源县民政部门以日月乡尕庄村、和平佳苑小区为试点设置“大手牵小手”小餐桌。拓展实施“壹桌”计划,有效解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就餐难题,并延伸助医、助法、助乐服务,稳稳撑起“一小”成长“幸福伞”。同时,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幼服务和互动交流活动。

    推动养老服务新发展。近年来,湟源县民政部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持续为全县6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和80周岁以上社会老人提供助医、助洁、助急等6大类30项服务,1至8月共服务14356人次。同时,推进“养老服务幸福管家”试点工作,在确定的4家试点小区开展服务424人次。

    大华镇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打造乡村善治新样板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关乎人民群众福祉,近年来,大华镇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乡村治理提档升级,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小积分”促进“大融合”。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共建美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池汉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驻村工作队联合湟源县农村商业银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创新探索“道德积分超市”,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群众等多元力量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运用积分制推动解决村中“关键小事”,有效提升为民办事效率。使更多村民由被服务者变为服务者,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的认同感、配合度,促进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深度融合。

    “小网格”撬动“大变化”。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大华村以党建引领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全覆盖、网格化的治理体系,通过“全科网格”精准化,依托“吹哨服务”“心愿点单”等活动实现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便民生活等一体化服务,使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能够渗透到全村的各个领域,稳步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提升乡村治理的活力,群众组织力、村委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小道理”凝聚“大共识”。党的政策理论要想宣传好、解读透,就要用一些群众听得懂、信得过的乡音俗语。以池汉村为例,依托廉洁文化墙、百姓议事堂、民族团结长廊、法治宣传广场等平台,广泛开展理论+文艺宣讲等活动,强化宣传教育,拓展文明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一约四会”长效发挥作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局面。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和根本保障。

    “小会议”解决“大难题”。大华镇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与共驻单位、轮驻单位、职能部门定时共商,紧盯重点环节、要害部位,通过“小会议”,整合统筹资源,由乡镇“吹哨”转变为大家一起来当“管家”,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网格员等“人熟、地熟、业务熟”优势,依托红黄蓝调解机制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切的小困难、小矛盾和小事情,有效扭转了以往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打造了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湟源县文体旅游局

    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

    从不断擦亮“唐蕃古道·日月湟源”的金名片到擘画“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蓝图,从主动融入青海“四地”和西宁市“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到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湟源县文体旅游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新场景、推出新业态,不断开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诗与远方竞芳华”。

    强基础优服务,提升旅游品质。在湟源,丹噶尔古城就像一本镌刻着精彩故事的大书,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走进好风景,感受文化味,围绕古城,以“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为牵引,投资1.4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提升、日月臻品展销馆、燃气及地下管网等项目,全面修葺后的排灯工坊、掐丝珐琅等一批特色文化展示院落对外开放,利用村集体经济入股商铺,盘活“沉睡”土地,并引导季节性夜市规范有序发展,做活古城夜间消费业态;立足地域特色鲜明的河湟农耕文化,打造68家露营地,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壮大30余个村集体经济;为营造文旅市场良性氛围,在加强行业执法的基础上,及时解决游客热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各平台受理的投诉办结率为92.7%、满意度为100%。

    打造活动引流矩阵,文旅大“游”可为。“今年我们县活动比较多,来旅游的人也明显增加了不少。”家住县城的王先生说。今年以来,湟源县文体旅游局创新“以文引流,以文惠民”模式,精心组织各类活动,摁下文旅融合“加速键”:先后举办“双宁灯会”、河湟文化旅游节湟源分会场等38场文化活动;围绕世界读书日、中国旅游日等广泛开展乡村大舞台、“三下乡”、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戏曲展演等群众性文体活动500余场次;推出《歌从湟水来》《日月山情思》《河湟遗韵》等专题栏目,打造原创曲艺剧、排灯舞、皮影戏等优秀文艺作品,以及一系列文化推介活动,既让文旅资源出圈,更为文旅市场增添“新引擎”。同时,为激发冬春季文旅更多潜能优势,全面启动第二届“双宁灯会”筹备工作,积极推进宗家沟戏雪乐园项目,打造以冰雪观赏为主体,冬季戏雪娱乐为辅助的冰雪游览产品,推动形成“政府引导+景区发力+游客参与”的秋冬旅游新格局。

    深化协作,共促文旅产业发展。立足旅游资源禀赋,湟源借“东西部协作”东风,积极与南京市六合区对接,以“小合作”“小资金”“小项目”,促进“大发展”、带动“大经济”、撬动“大旅游”:针对丹噶尔古城,采用合资公司运营方式,邀请文旅企业共同参与古城保护开发;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开展文旅市场促消费活动2期,参与涉旅商户160余家,带动消费200余万元。

    和平乡

    “露营热”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绿树成荫、草木茂盛,一顶帐篷、一张餐桌、三五好友……夏季以来,和平乡马家湾村成为游客“微度假”热门地,游客在露营基地“安营扎寨”,于蓝天白云、碧草绿水间享受悠闲时光,一幅全域旅游的崭新画卷在小村庄徐徐展开。

    马家湾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过去村民收入单一。近年来,马家湾村党支部依托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带领村民群众大力发展“浪河滩”乡村旅游产业,打出了一套“生态促旅游,旅游养生态”的“双向拳”,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新路子,农旅经济发展“火”力全开,活力十足。

    每至周末,一顶顶帐篷中充满欢声笑语。今年5月,露营基地正式对外开放。“通过‘露营+’的形式展现当地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节假日自驾露营。通过建立集体收入、集体分红、门前经济等7种联农带农机制,辐射带动村庄周边牛羊、草炕馍馍、自制酸奶等‘土特产’的销售,增加售卖量,从而带动群众增收5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贺彬介绍道。

    马家湾村所在的华石山片区,风景秀丽,山间溪水潺潺,山中森林密布、山顶云雾缭绕,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近年来,和平乡持续以规划引领为抓手,不断拉长乡村旅游“传送带”。对华石山片区中的马场台村、马家湾村、隆和村和白水村“露营”产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致力于将白水河沿线“露营”产业打造成规模化、特色化、系统化“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打造以“生态促旅游,旅游养生态”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露营”印象品牌。2021年—2023年投资1600万元先后在马场台村、马家湾村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对露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环境美、产业旺、乡村兴”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露营热”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成功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借此机会,和平乡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污水管网铺设进度,重点落实白水村及马家湾村和美乡村建设,铺设两村污水管网,促进白水、隆和、马场台等村“露营”经济收入增收。同时,有效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财政衔接资金,推进马场台“道路黑化”工程项目、马场台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全力以赴打造华石山片区乡村旅游产业链。

    未来,和平乡将持续优化宜居宜游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美化环境景观,把旅游流量引向更多角落,打造处处是精品的全域旅游村庄,有效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

    湟源县卫生健康局

    弘扬中医药文化  共筑健康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中医药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湟源县卫生健康局通过在实践中创新、在保护中传承,切实把中医药发扬好、发展好,走出了一条中医药传承发展推进民生保障、促进文化自信之路。

    构建中医服务体系,增强“新动力”。让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需要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近年来,湟源县构筑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全县175家医疗机构中,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就有94家,在建成“中医馆”基础上,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营造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有高素质人才队伍,才有高质量中医发展,作为服务网络的“龙头”,湟源县中医院按照“优势+特色+专长”的发展思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引进专家、中医技术以及赴外培训,同时成立“闫国平”全国名医工作室,以师带徒等形式,培养中医骨干人才6名,传帮带各分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0项。

    激发中医时代价值,提升“新活力”。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基层群众认可和信赖,为此湟源县卫生健康局通过拔罐疗法进社区的方式,传授中医健康经验。通过组织中医讲师在村、社区进行以“中医特色治疗之拔罐疗法”为主题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吸引众多社区居民前来参与。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拔罐疗法的历史渊源、原理机制、适用病症以及操作方法。通过现场演示、邀请体验等,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拔罐疗法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弘扬了中医药文化,普及了中医养生知识,提高了群众对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认知和接受度。

    挖掘中医丰富内涵,营造“好氛围”。“你好大夫,我最近胃不太舒服,您帮我看看吧!”这一幕发生在“中医文化夜市”宣传推广现场。在湟源县丹噶尔古城里,中医专家们纷纷化身“健康摊主”,为过往群众免费提供“一对一”把脉问诊以及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耳穴压丸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并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提出个性化的中医调理方案和健康指导。同时现场还设置了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中医养生茶饮区、中医药产品展示区、中医养生操表演区等五大特色展区。“中医药文化本就是一项充满烟火气、接地气的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活动,能带动更多人了解中医、关注中医、选择中医。”湟源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李保珍说道。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下一步,湟源县卫生健康局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服务群众,惠及民生,赢得百姓认可。

    申中乡

    移风易俗“小切口”  文明新风“入心田”

    深化移风易俗,滋养文明新风。近年来,申中乡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一碗熬饭”办丧事,杜绝铺张浪费、抵制歪风陋习,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持续弘扬新风正气。

    文明新风“树起来”。“孝心是老人在世时候要尽到的心,不是老人离世后装的样子。我也和大家一样,绝不大操大办。”这是前沟村村民晁某在向村委会报备时,对村党支部的郑重承诺。之前在申中乡,丧事办理普遍为5天,平均一户治丧费用要五六万元,确实存在治丧时间过长、过度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群众心里盼望改风气,在调研基础上,申中乡梳理就餐、吊唁等30多个殡丧仪式的具体事项,广泛征求本地群众意见建议,着力控制治丧规模、简化治丧形式,把“一碗熬饭”办丧事作为推行丧事简办、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熬饭是地道的青海习俗菜肴,做法简单。如今在申中乡,为前来吊唁的村民和亲朋好友端一碗熬饭,切实践行“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已经成为常态。“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申中乡党委副书记焦海君说,申中乡立足实际、认真谋划、积极部署,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推进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上半年共劝导简办丧事32件。同时,积极开展“除陈规陋习·树文明乡风”移风易俗专项整治“红黑榜”评定活动,积极宣传“红榜”典型事迹,持续推进辖区移风易俗工作。

    实践阵地“活起来”。一顿熬饭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乡风文明和百姓减负“两把锁”。近年来,申中乡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有目标有计划地合理利用阵地资源,不断提升平台建设水平,规范化打造精准为民服务、积极践行文明理念的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焦海君介绍,各实践所(站)组织各村有文艺专长的民间艺人指导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化活动,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写进歌词里,引导人们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使移风易俗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同时,利用“三下乡”及重点节日文艺汇演活动,通过摆展板、现场讲的方式,围绕家庭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申中乡聚焦困难群体在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扶助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

 

当前:B4版(2024年10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