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被放进购物车

 

    编者按:

    捏捏乐、减压魔方、打水漂石头、“禁止蕉绿”摆件、叫醒哄睡、失恋安慰……打开这届年轻人的线上购物车,会发现多了一些新奇玩意儿。这些看似无用却能缓解压力的小产品,带动情绪消费大爆发。中消协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提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价比,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与以往的消费需求不同,情绪消费的商品实用性不强,有些甚至没有实体产品。《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比如,最近,大学生兼职泰山陪爬就多次引发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除此之外,陪玩、陪学、陪跑、陪诊等陪伴式服务逐渐兴起。

    小细节里有大乾坤,研究好“情绪价值”,不仅有其经济价值,有利于丰富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润滑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情绪消费,留一半清醒 留一半醉

    ◎ 陈月霞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情感需求的满足越来越重视。对幸福、满足等积极情绪的向往和追求,不仅影响着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也逐渐演变成一种消费模式。对产品和服务“情绪价值”的追求折射出消费者对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追求,反映出社会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的温情服务,然而,我们在享受情绪消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能力。

    情绪消费的虚拟性并不意味着它完全脱离现实。事实上,通过情绪消费,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认同需求。这种认识可以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积极行动,比如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或志愿者组织。不管是娱乐型的“虚拟蚊子”“孤寡青蛙”,还是疗愈型的“情感树洞”“失恋安慰”,以及陪伴型的“叫醒哄睡”等,均有不少年轻人买单,并因此催生了以疗愈、冥想、手工DIY为代表的线下新业态。从线上到线下,通过这些活动,人们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增强社会参与感。

    当人们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寻找短时的、可控的、有边界感的亲密互动时,就能重新感受人与人的善意,感受个体与社会的强关联。通过这种“悦己型”消费,可以激活“小确幸”和“小欣慰”,让心理更平衡、生活更有序。需要注意的是,当人们放纵以消费行为来缓解工作压力时,这种补偿性消费可能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过度消费和财务压力,从而雪上加霜。

    去年,淘宝公布的年度十大商品中,“爱因斯坦的脑子”独树一帜,成为历年来首个入选年度商品的虚拟商品。卖家把带有爱因斯坦头像的图片挂在商品页上,标价几毛钱,下单后客服会通过聊天界面给顾客加油打气,一年就卖出了7万单。几毛钱就能实现消费者的情绪释放、情感体验以及精神享受,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要真正提升情绪价值,还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更在于个人的努力和成长。

 

    切莫过度依赖情绪消费

    ◎ 张全林

    为情绪买单,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日常开销。在网购平台,一款标价约5元的胡萝卜兔解压玩具销量达到10万件以上,不少带有情绪抚慰价值的文字型手机壳、T恤衫也成为热门选择。从“买一个让自己开心的商品”到“买一个商品让自己开心”,消费者追求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场“心灵按摩”、一剂“情绪解药”。

    情绪消费种类繁多,如“情感树洞”“叫醒哄睡”“失恋安慰”等等。这些消费主要是满足精神层面需求,实现情绪释放、情感体验以及精神享受等,具有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

    人们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精神需求的逐渐增加,更加注重情绪满足和感受体验。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实质上是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追求。再者,由于社会节奏的变化,年轻人面临工作、家庭、收入和健康方面的压力,推动消费需求从功能性向情绪性转变。

    情绪消费是消费升级趋向个性化、分层化的产物。近年来,大众消费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体验消费加速演变。消费者更加在意自我、关注内心世界,氛围感、情绪价值和内心舒适度已成为消费的取舍标准。在这背后,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寻求精神松弛,以代偿疲劳,化解“内卷”。情绪消费不断翻新各种消费场景,激生出经济新活力,无疑是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

    但是,在“情绪”驱动之下的情绪消费,也容易演变成浪费型消费。如果把控不好,无节制、过度化,就会造成新的经济压力,从工作焦虑转化为生活焦虑。情绪消费可以换来一时的放松和快乐,但缺乏理性支配的跟风消费,最终造成的结果有很大可能是“更不快乐”。注重树立一个科学理智的消费观,才能避免把人生弄得一地鸡毛。

    心病还需心药医,相比五花八门的情绪消费,注重修炼心性,加强自我提升,才是治本之策。如适当户外运动,爬山、走绿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向家人朋友倾诉,或向心理医生问计,才更有利于实现“我的情绪我做主”,最终走向情绪自由,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情绪消费当然可以有,但同样需要市场监管。如果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规范没有明确的标准,就有可能出现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问题。情绪经济作为新兴消费,需要正确引导,确定合法边界,规范行业标准,建立有效的投诉和预警机制,尽可能避免潜在市场风险和发生消费纠纷。作为消费者,也应增强辨别能力,理性消费虚拟商品,注意在消费过程中维护个人权益。

 

    以包容审慎监管护航情绪消费

    ◎ 张国栋

    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是因为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凸显,人们更加注重情绪满足和感受体验,反映出社会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同时工作和生活压力也催生出更多的情绪消费需求,需寻求情绪发泄的出口。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上与“情绪”相关的专利超过3700项,表明企业越发重视对情绪价值的挖掘。年轻一代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新理念,将不断诱发商家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形成独特的情绪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情绪消费在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情绪消费品”市场监管的缺失,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而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漏洞,如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

    换言之,情绪消费是一种新兴的消费现象,需要正确引导和规范发展,需要加强对情绪消费品市场的监管,确定合法边界,规范行业标准,建立有效的投诉和预警机制,避免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和消费纠纷。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则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业规范,引导企业遵循诚信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应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情感和消费体验,才能更好地抓住消费机遇,激发消费潜能。同时,消费者应增强辨别能力,理性消费虚拟商品,注意在消费过程中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总体而言,情绪消费的兴起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一种满足情绪需求的新途径,也带来了新的监管课题。业态模式的完善并非一日之功,既考验政府部门的智慧,也考验精细化管理水平。只有通过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规范商家经营行为的同时消除低劣商品和欺诈行为,情绪消费才能渐入佳境,切实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应有的利好。

 

当前:A3版(2024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