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下班后的潮生活有趣有料

 

    编者按:

    工作带来的劳累,需用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来消解。于是,“下班后干什么”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学术酒吧”这个词在网络上火了。美团数据显示,10月以来,“学术酒吧”搜索量较9月同期增长142%,20岁至30岁的年轻用户搜索占比超半数,上海、北京、西安、深圳、广州等地的搜索热度位居前列。除了泡“学术酒吧”,逛“中医夜市”、组“演讲局”、泡文化馆等,也成为一些年轻人的下班生活方式,有趣有料,充满正能量。

 

    潮生活之一 泡“学术酒吧”,带着松弛感去学习

    一杯鸡尾酒,一段舒缓的音乐,几张简单的幻灯片,台上主讲人酣畅淋漓地演讲,台下听众随时抛出问题,柔和灯光下热烈地讨论……这就是社交媒体所称的“学术酒吧”。“学术酒吧”最初起源于英国。这类崭新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在四川成都也有了案例。

    9月22日晚上8点,一场“用音乐唤醒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沉睡记忆”的主题公益讲座,在成都温江“回答Bar”展开,原创音乐人、成都市一家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石头先生(化名)担任主讲人。

    来参加讲座的吴登科说:“以往下班了就只会跟好友喝酒,或自己刷刷微博、抖音,碎片化的信息看多了,好像并没有记住什么,失去了深入思考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成了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的词,我想学习如何预防,就在酒吧的私域群里报了名。”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讲人提到,经常听音乐、进行脑力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当晚,位于成华区的野路子home bar(家庭酒馆)也开始了第一场“学术研讨会”。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蒲婧雯以“面向任务的对话系统”为主题,探讨“AI客服”等系统,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帮助用户完成特定的任务。

    酒吧现场的氛围并不严肃,参与者宛如朋友般席地而坐,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更像是轻松的家庭氛围,参与者喝酒的频率并不高。

    在北京,“学术酒吧”正在高校较为集中的海淀五道口、潮流时尚的朝阳798艺术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东城隆福寺商圈等多个区域兴起,讲座内容涵盖历史、哲学、艺术、现代科技等多个学科。

    “学术酒吧”为什么受到不少年轻人青睐?自由社交、思想碰撞的“舞台”,是吴登科对“学术酒吧”的总结。“带着松弛感去学习”是高校青年教师张翼飞非常认同“学术酒吧”的理由之一。蒲婧雯也认为,与不同学科的参与者进行非正式交流,“学术酒吧”能进一步增强学科交叉的思维创新,说不定能激发出更多灵感。

    “成都等城市之所以出现‘学术酒吧’,与这些地区高校云集、年轻人密集相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文杰说,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接受度,“当学术与酒吧看似不搭界的元素结合时,便自然而然地在这些城市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聚合现象。”

    段文杰认为,将学术讨论带入酒吧,也是对年轻人社交方式的一种创新,“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学术讨论的严肃性和正式性,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交流平台。”

    此外,不少教授和博士生主动要求在“学术酒吧”讲学,这反映出学术圈对于此类非正式学术交流场所的需求。“在‘学术酒吧’的环境中,学术讨论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参与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观点、激发创意,这无疑为学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土壤。”段文杰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郎劲松认为,知识的大众化传播,既需要优质的内容供给,也需要探索多样化传播手段。思想交流与分享并不拘泥于参与者、场景、空间,“破圈”的关键在于能否启迪智慧、提升社会认知。

 

    不偏离“学术”是关键

    ◎ 刘天放

    “学术酒吧”的出现,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知识和学术的渴求。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一方面,年轻人想获得更多知识;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处于一种被太多碎片化信息困扰的尴尬。于是,想在一种轻松氛围中获得一点知识,而“学术酒吧”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暂时可以栖身的港湾,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竞争力。

    而且,“学术酒吧”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社交平台。在那里可以结交各类朋友,对于“社恐”者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社交能力。

    当然,也有人质疑:“学术酒吧”是否是商家招揽生意的幌子?这就提醒“学术酒吧”一定要以学术为中心,输出的学术必须经得起审视,具有一定价值。否则,就谈不上创新反而成了噱头,注定不会长久。

 

    潮生活之二 泡文化馆,“泡”出特长技能和友谊

    学习指法、区分音区、练习认谱,从一个零基础的古筝小白,到对乐理知识略有了解的初学者,27岁的刘雪对自己的进步很开心,“多亏文化馆开了古筝课,以后连续3个月的周六下午都可以来学知识了。”

    这是刘雪首次接触古筝,也是她第一次来到文化馆。此前,她在浏览社交平台时,看到有博主分享了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的公益培训课,便萌生了到这里学一门艺术的念头。东城区文化馆推出了2024年“艺+1”公益艺术培训,她幸运地抢到古筝培训班的名额。

    在文化馆里,像刘雪一样的年轻学员不在少数。素描绘画、形象美学、即兴弹唱、中国舞基本功……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同时,在平日培训的基础上特设延时开放服务,包括日间课堂、晚间课堂、周末课堂,充分满足不同时间段文艺爱好者的需求。

    从今年4月起,27岁的学员汤汤开始到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上课。“在这里不仅培养了兴趣爱好,还结交到了好朋友,大家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开心惬意。”在茶艺课上,他手捧自己亲手调制的新中式茶饮,颇有成就感。

    与汤汤一同上茶艺课的宋凡今年35岁,更是热衷泡在文化馆,“我基本是月月来、周周来,到现在应该有几十次了。在这里,我收获了一项技能、一份友谊、一种繁忙工作后的身心放松,以及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年轻人好评如潮的背后,离不开文化馆精心组织、细心安排,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以前大家印象中的文化馆,可能是主要服务老人、青少年等部分群体,组织的活动也多是唱歌、跳舞等传统项目,这与‘全民艺术普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近年来,石景山区文化馆全力打造‘全民美艺生活圈’,将文化服务向各年龄段的人群拓展。”石景山区文化馆副馆长岳欣说。“我们文化馆通常于周五晚8点在App上放票,大概到8点02分,我们发布的一周活动名额就全部被抢光了。”

    文化馆的火爆,不止在北京。自2023年起,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馆积极在街头巷尾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微舞台“街头艺术站”,让学员不仅在培训中学到技艺,还能有机会登台展示;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推出了沉浸式美术作品展、沉浸式戏剧游园会等50多场沉浸式文化活动,参加活动的既有孩子、老人,也有大学生、都市白领,覆盖线上线下逾200万人次……

 

    给“泡文化馆” 再加把劲

    ◎ 许朝军

    年轻人为何爱上泡文化馆?重要原因在于,各级各类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服务形式越来越多彩多元,满足了年轻人从提高自我素养到培养特长技艺的需求,满足了他们想要丰富业余生活的需求,契合了当代年轻人内在的文化追求。

    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泡文化馆,这是可喜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提升个体生活生存质量、提高社会发展质量的积极信号释放。对这种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的现象,各地不仅需要深度关注,更需要褒扬鼓励,为之加把劲儿。

    为泡文化馆的年轻人加把劲儿,就要走到年轻人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期待,最终急年轻人之所急、解年轻人之所需,不断完善、丰富、细化文化馆的文化服务供给。各职能部门还需要通力协作,给予支持,比如,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企业用工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馆的公益培训,让文化馆的“小场地”,与就业创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的“大舞台”密切结合。

 

    潮生活之三 逛“中医夜市”,遛个弯顺道看个病

    最近,北京等多地办起了中医夜市,涵盖问诊、开方、针灸、推拿、养生、保健、膳食、文化推广等诸多活动。在中医夜市上把把脉、扎扎针,买个香囊、喝杯茶饮,成了年轻人夜生活的新选择。“每天问诊200多人,多一半是年轻人。”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病门诊主任焦志宏医生表示。

    在今年暑期,其他一些省市也举办过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中医夜市。各大中医夜市的受欢迎程度,都可以用“游人如织”来形容。

    在安徽合肥,中医夜市里除了大夫义诊外,还有二十多个摊位摆满整个广场。大屏幕上还一直播放着八段锦、五禽戏的宣传片,很多人围在广场上跟着打八段锦。

    在河南南阳,中医夜市已经举办过多次。除了把脉义诊、针灸推拿之外,南阳中医夜市还有蹴鞠、投壶等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区,夜市里还举办了识别药材的小课堂,很多年轻人一边喝着养生酸梅汤,一边学习了解中医知识。

    在辽宁沈阳,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夜市曾因人流量太大,不得不在最后一天“移师”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95后”赵蕊在沈阳中医夜市开市的第二天,去凑了凑热闹,本来,她想在夜市的“胃肠科”让医生给调理一下,但号脉的队伍排得太长,她只能去针灸区体验了一下。

    赵蕊说,沈阳中医夜市里,除了各种科室的义诊,还有很多摊位,有卖养生用品的,有卖茶饮的,还有中医文创产品和中医互动游戏;夜市的树上挂着保健养生的金句,灯火辉煌,下面坐着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小李也去了沈阳中医夜市。她在夜市上自己制作了一个中药香囊,很是喜欢。她还在夜市的美食药膳区看到了“五行饺子”——一种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面点,也觉得特别好玩。

    10月22日,在广州海珠区万科里广场中医夜市现场,各具特色的摊位依次摆开。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养生茶饮制作、名医专家现场问答等项目吸引着市民前来体验。

    “来夜市体验中医的人年龄分布很广,其中有2/3都是年轻人。”珠江医院中医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梁东辉表示,在中医手工制药、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区域,年轻人更是占据“半壁江山”。

    今年2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业内人士认为,各地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

 

    让“中医夜市”长红不衰

    ◎ 唐传艳

    中医开夜市,好处有很多。在时间上,此举打破了医院作息时间的条条框框,让平时忙于上班的人,可以借助逛夜市看病。在服务方式上,逛中医夜市的人在此能品能看还能玩,更能治病和养生,服务内容十分丰富。从实际效果看,在此除了治疗或咨询,还有机会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知识,这里既是中医诊疗的好场所,也是中医的理想宣传阵地。

    不过,必须提醒的是,中医开夜市,医生要有资质,夜市门店和摊位要防止假医生浑水摸鱼,中医夜市可以借助管理商业夜市的方式,但必须遵循医学相关法规,严格做好资质审查与细节监管。中医要生活化,但生活化项目不能侵入专业化领域,两者要确保泾渭分明。在无证行医、生活服务与医学服务相混淆比较普遍的当前,这类风险值得警惕。

    只有筑牢依法行医的底线,中医夜市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从火爆一时变成长红不衰。

 

    潮生活之四 组个“演讲局”,表达自我展现激情

    在四川天府新区龙和社区蓝润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每周四晚上7点钟,一个名叫“天府新声”的“演讲局”,都会准时开局。

    由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指导的“天府新声”,其实是个社群性质的开放式俱乐部,攒“局”的,是几名热爱演讲和表达的年轻人。入“局”很开放,谁都可以来,大多数“玩家”,是来自成都各地各行各业的素不相识的“表达爱好者”。

    藏在社区里的舞台不大,这并不影响台上台下的“玩家”们把场子玩出“春晚”般的热闹感。在8月8日晚,笔者去体验了一番。那晚已是“天府新声”第16期开讲,一周一期。

    演讲爱好者邓小龙演讲的题目叫“爱在成都”,讲述的是他与妻子在成都相识、并相伴15年的故事,而妻子与14岁的女儿,就藏在台下的观众中。“婚后,我在成都创业,她每天陪着我早出晚归,忙到没有时间吃饭……有一天下午三点过,忙完了,我给她煮面,她一边等着我把面吹凉,一边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我就悄悄拍下了这张照片……”邓小龙一边讲述,一边晒出了温馨的旧照片。

    当晚两个小时的演讲时间,许多人意犹未尽,这一期刚散场,下一期的报名接龙,已经在“天府新声”的微信群里刷起了屏。“天府新声”发起人徐棠棣介绍,刚做第一期演讲时,有20多个人加群、报名,如今已经接近400名群友,“没想到喜欢上台演讲的朋友这么多。”

    徐棠棣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演讲爱好者,他深信与他一样喜欢登台演讲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于是干脆攒起了这样一个“局”。朋友传朋友,同事传家人,口口相传后,这个“纯玩”性质的演讲俱乐部,竟然聚齐了成都各个领域的新青年。

    邓小龙是一名女鞋设计师,很喜欢看“脱口秀”表演。他说,登台、表达、让人共情,这是一种被向往的能力,也是当代人越来越需要的一种精神诉求。所以,锻炼自身也好,输出情绪也罢,很多人渴望舞台和听众,这就是素不相识的大家,愿意下班之后赶来的原因。

    国企工作人员罗昕言是一位年轻妈妈,她来过很多次,也在一期母亲节主题的演讲中分享过自己为人母的感触。“很解压,很释放”,在她看来,不同于在工作场合登台的压力,下班之后用玩的方式一边交朋友,一边享受舞台,一边表达自我,“玩法很高级。”

 

    期待更多业余“演讲局”

    ◎ 唐伟

    “能说会道,方为新青年。”近年来,脱口秀在中国逐渐火了起来。线上脱口秀节目的热播,带动了线下脱口秀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喜欢脱口秀,各地也因此出现一些小剧场,不少年轻人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来到小剧场听表演者分享生活中的故事。

    一些城市青年下班后组个“演讲局”,也是在脱口秀大热的背景下出现的新现象。无论是参与脱口秀,还是组个“演讲局”,都体现出当代年轻人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渴求,都反映出当代青年更加自信与开放。尤其是下班后组个“演讲局”,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是一种勇敢的自我表现,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对不同事物、不同观点达成共鸣、共情、共识。能说、会说、敢说本应是当代青年的一大特质,以激情之演讲,淬炼青春本色,展示自我才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完全值得鼓励。

    此外,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很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一定真的“享受孤单”,而是需要新型社交方式。互不相识的人下班后组个“演讲局”,有机会表达自己,结识更多兴趣相投的朋友。期待更多业余“演讲局”展现年轻人的青春和激情。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综合自《成都商报》《北京青年报》《工人日报》及中国新闻网等)

当前:A4版(2024年10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