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开出一路繁花
——山西阳泉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袁矛

 

“巧娘为你绣”169志愿帮扶项目。(阳泉市文明办供图)

 

    秋日的“漾泉”大地上,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绘就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遍布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里充满欢声笑语,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走进社区、街巷、田野传递党的声音,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多姿多彩,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守正创新、提档升级,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为阳泉市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一城新风,温暖千家万户。

    阵地建设“活”起来

    10月5日,阳泉市平定县的戏迷们相约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评梅广场,等待着由平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带来的传统晋剧盛宴。

    10月7日,几个孩子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平定县西城南关街南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他们先在一楼大厅处用自己收集的空瓶兑换了文明积分,又一起上楼,有人走进社区科普体验馆体验科普道具,有人去到青少年活动室看书。

    10月13日,平定县冠山逸城小区的郗女士像往常一样,在晚饭后,约上小区里几个相熟的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到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儿童之家一起玩耍。

    …………

    对于平定县的居民们来说,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无处不在,这些场所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他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提升、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平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是阳泉市让阵地建设“活”起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阳泉市对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才队伍、活动场所等资源进行摸底盘活、活用善用,积极破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难题,以创新的方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目前,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42个、实践站777个,覆盖率达100%。挂牌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基地)10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78个,整合基层便民服务大厅、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阵地资源2653个。线上线下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465支,注册志愿者15万余名,让文明实践延伸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理论宣讲“火”起来

    “最近,咱们‘德胜大讲堂’准备给我们分享啥内容呢?”“王利铭老师会给大家带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宣讲’。”这段居民与志愿者的对话,发生在不久前的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德胜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党的最新政策的解读,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掌握新部署新要求,是近年来德胜街社区居民们津津乐道的事。
    2021年11月底,德胜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资源,将原本的“红色大讲堂”升级为“德胜大讲堂”,组建了一支由工作、居住在社区,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专家、驻地单位党组织书记、志愿者为骨干的社区“红色讲师团”,并组织双报到单位和社区党员共同参与,将“线上+线下、室内+室外、党课+活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把理论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把政策解读与群众身边生产生活变化结合在一起,把“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话”,把“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息的“小故事”,用生动朴实的“乡音土话”,从国家大事讲到社区小事。

    在阳泉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都在积极构建像“德胜大讲堂”这样多元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新模式。平定县将工匠人才、青年才俊、杰出企业家代表、“三八红旗手”等模范纳入宣讲队伍;盂县以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干部、先进群众代表为主,组建农村理论宣讲小分队;矿区组建以“领导干部+党校教师+百姓宣讲员+社会志愿者+先进典型代表”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宣讲矩阵……这些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基层理论宣讲矩阵,将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文化生活和场景体验,让党的声音和乡音同频共振。

    与此同时,阳泉市组建了以四级理论宣讲团为主体,党代表、劳动模范、青年典型、离退休人员等为补充的多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新时代宣讲活动、“送理论进庙会”活动等互动式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外,阳泉市鼓励各县(区)以红色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载体,以特色理论宣讲品牌项目为牵引,以先进典型、老党员、老兵等为先锋,开展“滴灌式”输出,沉浸式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真情服务“暖”起来

    在10月5日上站街道金三角社区开展的便民服务日活动上,最受欢迎的志愿服务摊位来自金三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特色文明实践品牌项目——“金巧匠”志愿服务项目。摊位前,项目发起人张礼耀戴着老花镜认真为手里的电器“诊断病情”,拆卸、测试、焊接、通电……经过一番娴熟操作后,社区居民张女士的热水壶重新“上岗”了。

    今年78岁的张礼耀在退休前曾是国家电网阳泉供电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大家的家用电器坏了都愿意拿过来找他看看,他也愿意利用自己的所学开展义务维修服务。在他的感召下,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义务维修服务的队伍之中,于是,在金三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鼓励和帮助下,2021年,“金巧匠”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成立。三年间,“金巧匠”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维修小家电500余件,深受居民欢迎和好评。

    在高新区杨家庄乡孙家沟村,每周一至周六的下午2时30分,“巧娘为你绣”169志愿帮扶项目负责人孙玉英都会准时到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室,带领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刺绣。作为土生土长的孙家沟人,孙玉英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晋绣文化很感兴趣,她跟着母亲学了一手好绣技,并主动将自己的技术教给村里对刺绣感兴趣的妇女,大家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做出了品牌。“这些刺绣作品除了能帮助大家增加一些经济收入外,还改善了大家的精神面貌。”孙玉英说。如今,“巧娘为你绣”逐渐成为孙家沟文化产业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金巧匠”志愿服务项目、“巧娘为你绣”169志愿帮扶项目都是阳泉市培育的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之一。今年,阳泉市鼓励各县(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交流研讨活动,涌现出了71个特色品牌项目。最终,经过层层精选,包括“金巧匠”“巧娘为你绣”在内的14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亮相在9月20日举行的阳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交流研讨活动上。这些品牌项目涵盖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便民服务、电商直播、法律服务、扶危帮困等多个方面,各项目负责人通过PPT讲解、现场答疑等方式交流经验、研讨问题、畅谈发展,从项目需求分析、目标计划、运行和管理、活动成效等方面,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进行了全面展示。

    “这些优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很好地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价值和力量。”阳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和挖掘更多的优秀项目,拓展文明实践活动,下一步,阳泉市将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作用,提高政治站位,突出目标导向,做到精准对接,不断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的孵化、培育、扶持、激励机制,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吹进千家万户。

 

当前:A1版(2024年1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