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实现路径
◎ 甘鸿

 

    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程。当前,乡村社会的快速变迁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治理工作中仍存在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乡村治理必须回应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新征程,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势,聚焦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服务和保障功能,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动能。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融合联动作用,优化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要构建“一核多元”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认清乡村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实现治理主体之间的交互是解决治理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面。党中央提出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和村级组织高度融合进行乡村治理。理顺各种关系,突出党建引领的政治力量对推动和优化乡村治理效能至关重要。应当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政治吸纳、组织动员等具体行动充分发挥出党建的治理和服务功能,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提升基层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引领和嵌入程度,充分激发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保障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二是要健全党统一领导的乡村治理监督体系。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和部署要求、针对农村治理出现的一些乱象构建上下贯通、彼此协同的党建引领村级权力有效监督体系,破解村级权力监督的结构困境,提高乡村治理制度化水平。具体而言,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监督中的联动功能,健全联动监督机制,加强多元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全面统筹本区域乡村监督资源;也要发挥“头雁效应”,抓住村党组织书记“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着重加强对他们履职用权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的监督,以实现对村级权力运行的全程监督,提高村级权力监督的治理能力。三是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只有不断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优化整合,协同发力,才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要通过农村基层党建引领完善“三治融合”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其他组织的领导,并以此不断激发多元治理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效率较低、优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最终实现农业安全、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乡村善治。具体来说,应当多措并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对乡村治理的领导力,既要通过不断完善基层智慧党建体系等方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也要通过嵌入、吸纳和精英合作等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其他组织的统合。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实现基层党组织治理角色的归位与增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使乡村治理能力建设能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一是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能否强化人才力量支撑,事关乡村治理有效达成。地方党委是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导性力量,承担着乡村治理人才素质提升、增量人才输入的重任。既可以通过加强党小组建设、“关键少数”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结构建设等方式夯实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乡村治理能力,为乡村治理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可以通过开展党员研学班、派遣优秀人才到基层服务等形式的全方位帮扶,提高乡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成员特别是组织负责人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调动他们参与村庄事务和社会治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壮大乡村治理的内生力量,还可以通过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组织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等方式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吸引他们到乡村创业和服务,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二是要提高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提高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有助于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综合化水平,驱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数字治理中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一方面,要坚持以乡村振兴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引导各类服务主体依托“共产党员网”农村智慧党建等平台,充分利用先进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运用数字化理念、工具和手段,打造“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的平台,引领探索“数字党建”新模式,持续增强党组织引领数字城乡融合的治理能力。【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层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逻辑研究”(项目编号:YCBZ2023071)阶段性成果;系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院级创新项目“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MYYJ24B04)阶段性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